江蘇試點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體育老師或能教數學

2015年09月08日12:50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江蘇試點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體育老師或能教數學

小學全科教師

  全科小學教師會什麼?

  “小綜合”全科教師:

  指小學教師具備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教學能力。

  “大綜合”全科教師:

  包括語數外加“副科”(音樂、體育、美術等)。

  有句調侃人的話叫“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這不再是笑話,將來真會有!揚子晚報記者昨日採訪獲悉,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曉庄學院等高校入選了江蘇省教育廳“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試點培養小學全科教師。“全科教師”進入小學后不僅能教語文、思想品德、當班主任,連數學也能一起“拿下”。記者昨日調查了解到,江蘇已有小學起用“全科教師”,推行“包班制”模式。在“包班制”課堂上,語文課上能學數學,畫畫的時候能寫詩……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璟 蔡蘊琦

  高校新動向

  南師曉庄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昨天是南京曉庄學院新生報到的日子,在教師教育學院報到點,記者注意到報到登記台分為“小學教育文科”和“小學教育理科”。大一新生入校后不分專業,按大類招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再確定專業方向。

  教師教育學院書記李偉告訴記者,一個學期結束后,明年年初,學院將從這批新同學中遴選一部分進入“卓培班”,進行小學教育綜合培養。與普通小學教育班不同,“卓培班”培養全科型小學教師。什麼是全科小學教師?李偉解釋說,“全科教師”培養分為大綜合與小綜合兩種。“小綜合”是指小學教師具備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教學能力。“大綜合”包括語數外加“副科”,“副科”包括音樂、體育、美術等。“曉庄學院‘卓培班’採用了小綜合培養模式。畢業生將掌握教授小學階段主課課程的能力。”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今年啟動了“協同機制下研究型全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該院小學教育系主任吳永軍教授介紹說,南師大小學教育專業一直在走綜合性培養方向,學生經過大一、大二系統學習后,到大三才確定語文或數學方向。南師大全科小學教師突出“研究型”特點,“今年小學教育專業錄取線360分以上,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具有研究能力的一線小學全科教師。”南師大“全科教師”培養採用了小綜合的模式,以主課為主。“老師能教語數等主要科目,也能把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實現小學課程的科學整合。”

  小學新教師要求勝任多學科

  記者採訪了解到,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對新師資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啟動了“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其中“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目標是培養熱愛小學教育、綜合素質全面、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學“一專多能型”高素質新師資,培養以本科層次為主。

  江蘇省教育廳在今年推出了“江蘇省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曉庄學院、江蘇師范大學、淮陰師范大學院等高校小學教育培養項目入選了“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為培養綜合型小學教師儲備師資。

  記者調查

  江蘇有小學引入台灣“包班制”

  “全科教師”進入小學后,會帶來哪些變化呢?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台灣地區,起用“全科教師”的小學非常多,這種模式還有個專有名稱叫“包班制”,就是說一個班所有科目由2—3名老師承擔。位於昆山的華東康橋國際學校就是引入的台灣康橋學校的教學模式,目前其小學1-4年級就是實行全科教學,下學期開始將全校實行。

  “我們一個班有一個導師,既教語文又教數學,還有生活學科。”該校小學部教務主任張素蓮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台灣的這種教育教學模式時說,除了語數和生活學科以外,還有自然學科、信息學科、體育學科、美術學科、勞動學科以及高年級還有社會學科,這些學科會有專門的科任老師來負責。“每個班都有一位導師,其他科任老師都是‘跑課’。在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小學階段專科知識不需要那麼深,人格的養成和生活的教育是關鍵。我們希望小學班級對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家,要給小孩子有歸屬感,這樣孩子的情緒就會比較穩定。我們的導師既教語文、數學,又教生活,這樣確保了導師能夠長時間的陪伴學生,從而通過言教和身教影響孩子的生活態度以及人格的塑造。這樣對老師來說,對一個班學生的關注會很集中。目前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入對我們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來說接受度很高。”

  南京小學校長也認可,便於課程融合

  “培養全科老師對提高孩子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很有好處。”南京市雙塘小學王學勤校長告訴記者,包班制對課程融合有好處,課程內容豐富,呈現方式多樣,對全面培養孩子素養有好處。“學科之間是有一定的特點,但對小學基礎教育來說,學科的獨特性並不是特別的明顯。比如語文學習中也能找到數學的學習元素﹔語文裡又有美術的想象和表達,比如教古詩的時候可以用一幅畫去表達意境,而教孩子畫水墨畫的時候如果配上一首小詩也很有趣味,這種融會貫通的教學方法,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好處。”王校長補充道,在以往的分科式教學中,評價各樣的孩子由各科老師完成,過於單一化,而包班之后老師會綜合考評孩子,並因材施教促進孩子更好地發展。

  推行有困難,班額太大老師吃不消

  “以前中師教育就是按照‘全科’老師的培養方式,不僅重視語文數學專業,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培養都很重要。老師畢業以后,教什麼學科都可以。因此老師的全面素質是培養的比較好的。”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謝曉富校長告訴記者,對於老師的全科培養,對提高教師隊伍是很有好處的。不過對於目前現狀下推行全科包班教學,謝曉富認為會存在一些現實困難。“首先,目前小學班額動輒四五十人,規模比較大,對老師來說,既要兼顧語數學科的教學工作,又要一個人照顧到這麼多孩子,會吃不消﹔其次,現在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關注度過高,一門學科老師都會有很多任務,包括來自家長的壓力,如果一個老師同時兼教語文數學等主科,那麼壓力可想而知。”

  ■專家聲音

  “全科教師”

  資格認定要跟上

  記者了解到,小學教師資格認定細分到科目,共有8個科目,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音樂、科學、社會。學生申請教師資格認定時必須選填一個科目,不同的科目要求不一樣。比如語文學科要求老師的普通話達到二級甲等水平,不達標的人不能報考語文學科。獲得教師資格証的畢業生參加教師入編考試,隻能填報一個科目,且必須與教師資格証一致。小學教師按照“全科”模式培養后,其“全科”的資格該如何認定呢?南京曉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書記李偉建議,“全科教師”培養出來后,相對應的教師資格認定應跟上。

  南師大教科院小學教育系主任吳永軍教授認為,小學“全科教師”更適合從低年級開始試行。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齡段,從知識的角度不需要過細的分科。低年級主要培養孩子認識世界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方法,偏重整體教學。越是小的孩子,其學習的狀態、效果和老師的關聯度越高。“在這個階段,全科教師更能發揮特長。老師能關注每個孩子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來源:揚子晚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