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有英姿、有技術、有精神、有顏值——白求恩醫療方隊的“最美女兵”

來源:人民網  2015年09月04日09:23

圖一:女兵進行腰部力量訓練,尹威華攝
圖一:女兵進行腰部力量訓練,尹威華攝
下一頁

9月3日,當白求恩醫療方隊的女兵們經過閱兵廣場時,女兵史明艷懸了幾個月的心終於放下來,因為場邊無數觀眾的陣陣掌聲和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溢美之詞,已經告訴了她和她的戰友們:你們是最美的中國女兵!

作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中唯一的女兵方陣,白求恩醫療方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的學員抽調組成。女兵們身挎單兵急救箱,乘坐新型高機動急救車和中型運輸車,既展現了救死扶傷、生命至上的人道主義精神,也體現出我軍衛勤隊伍伴隨作戰、快速機動、立體救護的實戰要求和能力,更體現以白求恩、柯棣華為代表的援華國際友人對中國抗戰做出的貢獻,更表達了對在抗日戰爭中作出巨大犧牲的醫務工作者的尊敬和紀念。

戰火中走來的白求恩醫療方隊

1938年,著名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黨員白求恩率醫療隊遠渡重洋,來到晉察冀邊區的抗戰前線。了解到醫務人員匱乏的現狀后,他多次向聶榮臻司令員建議創辦一所衛生學校。他說:“一個外國醫療隊對你們的幫助,主要是培養人才。即使他們走了,仍然留下不走的醫療隊”。他還親自為學校編寫教學大綱和教材。

1939年9月18日,“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於河北唐縣牛眼溝村正式成立。白求恩在開學典禮上說:“我來邊區不久,就與聶司令員商量辦一所衛生學校,培養衛生技術人才,今天實現了!目前邊區有20多萬軍隊,有2000多傷員住在醫院,我們必須盡快培養大批醫生為他們服務。”

然而不久后,白求恩因搶救傷員被感染,不幸犧牲。為了紀念他,1940年2月16日,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更名為白求恩學校,后沿革發展為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

“像白求恩那樣去戰斗!”成為白求恩學校師生共同的革命信念。扛起鋼槍能打仗,背起藥包能救護,無數優秀的醫務人才從學校中走出來,將生命與理想奉獻在了抗戰第一線。1941年10月反“掃蕩”期間,在河北省保定市白銀坨,部分護送傷員轉移的學校師生遭到了日軍襲擊。躲在大石頭縫裡的李登秀親眼目睹了慘烈的戰斗場面:白求恩學校師生誓死保護傷員,冒著彈雨沖出血路突圍。手無寸鐵的女學員,有的趴在傷員身上擋子彈、抵刺刀﹔有的用手抓、用腳踢、用牙咬,與日寇殊死搏斗﹔有的喊著“抗戰到底、決不投降”,扑向敵人刺刀……面對十倍於己的日寇,無一人投降,200余名師生和傷員僅突圍50余人,其余壯烈犧牲。時至今日,當地百姓還說,白銀坨的滿山紅葉是白求恩學校烈士的鮮血染紅的。

顏值高,堅強值更高

“一群高顏值的妹子”,是網民對白求恩醫療方隊女兵的普遍評價。但對她們自己而言,“高顏值”並不意味著可以沾沾自喜,反而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和動力,激勵她們刻苦訓練,讓別人看到“高顏值”下面堅強的內心和過硬的本領。

在學校被叫作“白求恩的女畫師”的史明艷,在來到北京集訓后也沒有停下手中的畫筆,而是利用休息時間,將女兵們在訓練中的點點滴滴畫了出來。她的戰友孫櫻峻在訓練中,左腳大腳指甲蓋掀起,一片血肉模糊。為防止感染和不影響訓練進度,孫櫻峻把作戰靴剪了一個洞,直至腳趾甲脫落都沒有休息一天。為此,史明艷將孫櫻峻穿洞的鞋與受傷的腳畫上了自己的作品,“因為這個場面特別感動我,體現了中國女兵絕不認輸、堅持到底的精神”,史明艷說。

大一學生魏來,曾是一名乒乓球運動員,習慣性彎腰防守進攻,因此在站立時右肩常常無意識地后聳。為了糾正這一動作,她主動背了一個“工”型架,讓腰杆挺起來,讓肩膀穩定住。在無數次磨破皮膚,被流進的汗水蟄得刺痛難忍之后,她終於能夠將最自信的身姿展現在閱兵場上。

由於女兵們站立在車上,需要人員重心和車輛行駛控制一致,教官們尤其加強了對女兵站軍姿的訓練,常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剛上大二的隊員何蕾說,訓練跑道地表溫度常常超過五十攝氏度,一天下來,大滴大滴的汗水都流到靴子裡,有時都能倒出水來。但女兵們卻沒有一個喊苦喊淚,“能夠參加抗戰勝利紀念閱兵,這點苦累不算啥。”何蕾笑著說。

女兵不是花架子,而是戰士的生命保障

“指戰員受傷后,不會自己躺到后方醫院的病床上,而是躺在衛生士官懷抱中。衛生士官一線救不下、送不到,后方醫院一切努力都是零!”白求恩醫療方隊政委於維國告訴記者,閱兵時女兵們所挎的醫療包並非用來裝樣子的空包,而是塞滿了實戰中需要的單兵急救藥器材。這一細節也反映出女兵方陣並不是裝飾鋼甲汽車的花架子,而是指戰員性命的保障、沖鋒的力量。

在對白求恩醫療方隊的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閱兵場上英姿颯爽的女兵們,在平時課堂教學與演習中同樣掌握過硬醫療技術。

近年來,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對衛生士官能力模塊進行疱丁解牛式的破解、組合和再貫通,先后形成衛生士官戰場救護、健康維護、防疫和醫療技術和特殊衛勤保障等能力模塊。在一次次的聯教聯訓聯演中,一茬茬畢業學員在模擬實戰中淬火,一批批戰術衛勤保障專家在聯合軍演中嶄露頭角,一個個制約戰斗力生成提高的難題得到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閱兵中,女兵首次以乘坐新型高機動急救車、中型運輸車的形式亮相,展現了衛勤力量伴隨保障、快速反應、立體救護的實戰要求和能力。女兵站乘的運輸車是我軍最新型的第三代全時全驅越野車,具有六大自主創新技術,越野性、機動性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前有鐵甲雄獅、國之利器,后有醫療女兵、扶傷良藥,這充分表明,人民軍隊既是擁有有強大力量的雄獅,也是充滿人道主義、守衛和平的白鴿。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必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人民日報記者 段宗寶 朱俊杰 朱悅俊 尹威華

【1】【2】【3】【4】【5】
下一頁

(責編:曾偉、任一林)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湖南湘潭縣兩處涓水損毀堤防完成…
  2. 2陝西宜川:壯美黃河壺口瀑布引游人
  3. 3貴州:鐵路部門全力保障迎峰度夏…
  4. 4山東即墨:“海上田園”景如畫
  5. 5牧馬祁連 延綿千年
  6. 6貴州興義:夏日田園美如畫
  7. 7河北:雄安(北京西)1000千…
  8. 8四川內江:生姜喜豐收
  9. 9新疆昌吉:大學生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10. 10貴州玉屏:葡萄喜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