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英國著名插畫師艾倫·李攜新書《紙上中洲》亮相北京圖博會,受到了《魔戒》粉絲們的追捧。艾倫·李透露,他自幼就喜歡讀各種神話故事,18歲時就讀過中國的《西游記》。談到從電影《指環王》到《霍比特人》十年間發生的變化,他說自己最懷念的是當初手工制作的人物蠟像,而十年后大家都開始用電腦制作了。
□童年經歷
小時候也想寫一個史詩神話
托爾金的《霍比特人》《魔戒》等經典作品面市以來,就受到了世界各地插畫師的歡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艾倫·李。他用素描和水彩還原了氣勢宏大的中洲世界,新書《紙上中洲》收了150幅素描及設定圖,包括從未面市的《指環王》電影概念原稿等。
昨天下午,有不少讀者專程從北京市區趕到順義的新國展,聽艾倫·李講他和《魔戒》的故事。艾倫·李從小就喜歡在畫紙上畫一些城堡之類東西,“聽我媽媽說,兩歲時我就開始畫畫。我的家住在倫敦郊外的小鎮,在郊區和農村的邊界上,往外走就能走到深山野林,那時就受到了山水風景的熏陶。我第一次決定當插畫師是在15歲,很幸運的是當時學校開設藝術課。”
17歲時,艾倫·李第一次看到托爾金的《魔戒》。在此之前,他已經讀了很多魔幻、神話故事,特別對北歐的神話感興趣。“一個朋友把《魔戒》系列一本一本地送我,當時我感到非常驚訝,它把我以前所接觸的其他神話故事,都編成了一個漫長而優美的史詩了。”他透露,看完《魔戒》后的第一反應不是為它畫插畫,而是自己也寫一個史詩般的神話故事,“我還為這個故事配圖,裡面有幽靈、矮人、英雄和壞人。如今插圖還有,但故事已找不到了。”
□還原中洲世界
豐富的個人經歷幫我創造奇幻場景
為《魔戒》畫插畫,艾倫·李要得到托爾金文學遺產繼承人的允許。為此,他特意去拜訪了托爾金的兒子,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托爾金兒子收藏的兩把椅子,“那兩件東西令我感動,大椅子旁邊有把小椅子,他告訴我,在1936年、1937年,父親給他講故事的時候就會坐在那兒。”
托爾金的兒子很欣賞艾倫·李此前的插畫,不過,他也希望能看一下這位畫師的功力,“他想看一下我的人物畫,托爾金兒子當時最大的憂慮就是其他插畫師們太過丑化霍比特人了,把他們畫成了小丑或鬼怪。”艾倫·李覺得,托爾金在原著中對霍比特人是充滿眷戀和同情的,“我作為插畫師,對故事中的人物同樣要抱有同情心,而這也與我個人的性格互相契合。”
在《魔戒》系列中,除了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還有想象力豐富的自然風景,“其實,我豐富的個人經歷是最能幫助我的,我把家搬到英國的西南角,那裡有沼澤、山、水。我在森林裡面步行,慢慢積累森林的想象。創作中的那些奇幻場景就是以這些形象為基礎,再加以延伸的。比如霍比特人的家鄉,就是我家鄉的風景。英國有各種山區,我對山有很豐富的經驗,這為我繪畫提供了基礎”。
艾倫·李透露,他畫畫時比較隨意,不會提前想好構思,“我經常是從亂畫開始的,讓鉛筆在紙上隨便走,我跟著它走。在創作過程中,有那麼多風景令人目不暇接,是那種從來沒接觸過卻又真實的風景”。
□幕后故事
懷念《指環王》手工制造人物蠟像
如果你翻看插圖版《魔戒》三部曲會驚奇地發現,彼得·杰克遜執導的電影版場景與這些插圖驚人地相像。甚至,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就是為了艾倫·李的插畫,才答應出演這個角色的。2004年,艾倫·李也憑借《王者歸來》奪得了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
回顧與導演彼得·杰克遜合作《指環王》與《霍比特人》的不同,艾倫·李說:“十年后,又是同樣的團隊回來了。最大的區別是,所有人物之外的藝術設計,都要通過電腦來做。而拍攝《指環王》時,我對手工制作的人物小型蠟像特別喜歡。對現在電腦設計,我有些陌生。”
在制作過程中,是否與彼得·杰克遜發生過理念上的沖突?艾倫·李說:“當我為一本書籍畫插畫時,是把原作者的意願放在首位的,要與原作者產生共鳴,產生情感上的聯系。如果是拍電影,則原作者變成了導演,我們其他人要幫助導演實現他的想象,如果有歧義的話,我會根據他的選擇來改編我的設計思路。不過,現在想不出來我們之間有什麼產生歧義的地方。”艾倫·李透露,與電腦制圖相比,他仍舊鐘愛水彩畫。
在《魔戒》的眾多人物中,艾倫·李最喜歡的不是比爾博·巴金斯,也不是甘道夫,而是一個配角——伊歐玟,“她在最后的戰場上,把戒靈殺掉的時候是整個故事的一個小高潮。她雖然是個邊緣人物,但是我欣賞她的個性和氣質”。
■記者手記
驚嘆中國網友的想象力
這次的上海、北京、杭州三地之行,這位英國插畫大師的和藹、謙虛讓人印象深刻。當天的交流活動結束后,艾倫·李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的簡短採訪。他18歲就看過《西游記》,這次來中國也特意去爬了長城,“長城從下面看,要比爬上去之后看,壯觀一些”。談到《魔戒》和《西游記》,艾倫·李稱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一個隊伍為了某個信念開始了一段征程,他對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圈印象深刻。
當記者用手機展示中國網友把《指環王》《霍比特人》和電視劇《西游記》中的場景、人物PS到一塊的圖片時,把艾倫·李樂壞了,他覺得這種想法很奇妙,“wonderful!wonderful!”不過,他本人不太會嘗試去畫《西游記》,“我怎麼感覺,在文化背景方面有太大欠缺,我的理解能力有限,相信優秀的中國畫師會做出很多的優美畫作。”今天下午,艾倫·李還將來到北京東四附近的“藝術8”與葉錦添對話。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
■相關書訊
大冰新書續寫江湖事兒
北京圖書博覽會上,百萬暢銷書作家大冰推出了新書《阿彌陀佛麼麼噠》。大冰表示,這或許是他最后一本寫身邊人、事兒的書,“我寫的是江湖故事,開個頭,希望有更多人寫這類的故事”。
大冰的上本書《乖,摸摸頭》上市一年銷量突破150余萬冊。問及新作有何不同,大冰說:“故事的主角依舊是小屋中認識的朋友,但這次我想把關注點落在親情上,想多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易小燕)
《中國美術全集》普及版推出
為了滿足一般美術愛好者的需求,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的《中國美術全集》普及版在北京圖博會上亮相,該套書對二十多年前的原版圖片進行了一對一調換。其中,《清明上河圖卷》等長卷附有大量的局部圖。
全書共六十卷,按照年代和專題相結合的編輯體例分成五大編(類),有一萬五千余幅圖版入選書中。 (田超)
(來源:京華時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