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8日電(記者馬曉成 李建平)地處中俄東部邊境的黑龍江省虎林市因地理位置險要,在70年前的戰爭中被日本侵略者格外重視,他們在這裡不僅建設了臭名昭著的虎頭要塞,還在這裡建造了一門當時亞洲最大的陸上海防巨炮——“虎頭巨炮”。
“帝國陸軍最后的決戰兵器”——這是收藏於虎頭要塞博物館中的一張日文報紙對“虎頭巨炮”的報道。據史料記載,“虎頭巨炮”的口徑達41厘米,炮身長度達到了驚人的13.37米,總重量超過300多噸,最大射程近20公裡,號稱當時的“亞洲第一炮”。
記者沿著泥濘小路攀上了猛虎山,在山上再穿越一片雜木林,終於在西北山腳處找到了侵略者當年設置巨炮的地方。不過,巨炮已經不復存在,隻留下了一個直徑超過30米的巨大炮坑。對比資料照片看到,當時十來米高的巨炮基座,早已被炮火炸成了隻有六七米高的殘垣斷壁。
據了解,巨炮一共有三個射擊口,但是它們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蘇聯伊曼市區。
“當時侵略者修筑巨炮花費了不少心思,在修這座‘鋼鐵怪物’的同時,它們還同時修建了同猛虎山彈藥庫相連的電動軌道,用來運輸彈藥和巨炮炮彈。巨炮所在的陣地是一座半地下、全封閉的永久性工事,作為一座保密工程,它也是唯一一處完全由日軍工兵、沒有使用中國勞工修建的陣地。”虎頭要塞博物館副館長李紅說。
記者在虎頭要塞博物館看到了和巨炮在同一陣地的火炮所用的炮彈,一枚足有成年人半臂長的炮彈,差不多有半人高。“巨炮所用的炮彈比這些炮彈還要大,炮彈長2米,裝藥當量達1噸。”李紅說。
為什麼侵華日軍要把當時亞洲最大的巨炮裝備在虎頭呢?這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不斷膨脹的野心相關。李紅介紹,1939年虎頭要塞修建完工后,日軍隨即加緊了對蘇作戰的准備,為了在開戰初期就能切斷位於蘇聯伊曼市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橋梁,日軍費盡心思把這門41厘米口徑的榴彈炮從東京灣運到了虎頭要塞。
“虎頭所在的位置大約與俄羅斯遠東兩大城市烏蘇裡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間點相近,如果取得了這裡的優勢,就相當於在遠東的心臟部位插了一個尖槍長矛。”李紅說。
1945年6月,“虎頭巨炮”安裝完工,同年8月9日參加對蘇作戰,開戰后曾炸毀了一部分伊曼鐵路主線大橋。
“我們從當地老人口中得知,雖然日軍對這門巨炮寄托了很大希望,不過由於巨炮陣地屬進攻型工事,它隻能炮擊遠方固定目標,卻對近處和其它方向的目標沒有任何威脅。在與蘇聯紅軍的交戰中,這門巨炮沒有發揮太大作用。”李紅說。
這門巨炮的結局怎樣呢?在戰斗中,蘇軍用自行火炮近距離直射“巨炮”,彈頭從射擊口打進陣地內部,引燃彈藥並產生了巨大爆炸,這門侵略者費盡心思設置的巨炮就這樣被徹底摧毀。
據虎頭要塞博物館的解說員說,虎頭要塞戰斗結束后,蘇軍將巨炮陣地炸毀,巨炮被當作戰利品運往蘇聯,后來不知所終,成為一個謎團。
“不論侵略者裝備了什麼樣先進的武器,但由於他們發動的是不義戰爭,終究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這就是歷史規律!”李紅說。
(來源:新華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