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9月3日晚辦文藝晚會 6000余人將出席觀看

2015年08月25日11: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文化部:9月3日晚辦文藝晚會 6000余人將出席觀看

探訪閱兵基地 解放軍合唱團首次亮相。 中新社發 宋吉河 攝

  中新網8月25日電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今日介紹,2015年9月3日晚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專場文藝晚會。屆時,在京的中央領導同志與出席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的各國元首、部分外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代表,共計6000余人將出席觀看。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第六場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主持並介紹情況,外交部副部長張明、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和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出席並介紹情況,答記者問。

  董偉介紹,根據中央的統一安排,2015年9月3日晚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專場文藝晚會。屆時,在京的中央領導同志與出席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的各國元首、部分外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代表,共計6000余人將出席觀看。

  董偉介紹,文藝晚會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凸顯作為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董偉介紹,今年2月份,文化部組建了由知名藝術家構成的主創團隊,3月初正式啟動創排工作,演出方案前后修改了30余稿,從7月初開始進入排演的實施階段。。

  晚會總時長90分鐘,全面展示了14年的抗戰歷程,和抗戰勝利70年來中國人民在和平發展道路上的奮斗歷程。晚會以“勝利與和平”為題目,以東方主戰場的重要歷史節點和典型歷史場景為主線,以從中國抗戰打響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第一槍開始,到贏得勝利,在和平發展的旗幟之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和平美好未來為主要表現內容,綜合了合唱、領唱、重唱、交響樂、民族音樂、戲劇情境表演,舞蹈、詩朗誦、多媒體等多種舞台藝術手段,再現了若干抗戰歷史重大事件,表現了中華兒女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上的精神風貌,突出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風格,追求昂揚向上、輝弘大氣、氣勢磅礡、震撼人心的史詩性藝術效果。

  董偉介紹,文藝晚會包括8個創新點:

  ——晚會內容創新。晚會由19個節目構成,選取了22首音樂作品,其中我們重新設計與編創了18首經典抗戰作品,全新創作了4首作品。

  ——晚會結構創新。以今天的紀念勝利日開篇,以展望未來的和平命運共同體壓軸,包括開場式《勝利》和《浴血中華》、《正義力量》、《和平夢想》三個篇章,一共六個板塊,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主題的推進和升華。

  ——晚會題材創新。首次表現百團大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南京大屠殺等題材。

  ——晚會樣式創新。運用與情境相結合的戲劇化表演,打破了以往文藝晚會歌伴舞、舞伴歌的常用套路,使演唱、舞蹈、表演、音樂有機融為一體,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體現了史詩性的藝術風格。

  ——晚會音樂創新。打破了歌曲大聯唱的方式,整台晚會無縫連接、高潮不斷、扣人心弦。第六,晚會舞美創新。以階梯式、可推拉移動的舞台營造出多種舞台變化,力爭表現出“真實”的戰斗和生活的場景。

  ——晚會視頻創新。精選了大量的影視、圖片等歷史資料,與舞台表演密切配合,交相呼應,營造出典型的歷史現實場景。

  ——晚會陣容創新。以國家級藝術院團優秀藝術家為演出主體,參演院團當中,既有中直院團,又有部隊院團﹔既有國營院團,又有民營院團﹔既有解放軍戰士,又有大、中、小學的學生。其中,年齡最大的85歲,年齡最小的僅6歲。演職人員總數3000余人,構成了全民族歡慶勝利,謳歌世界和平的動人情景。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