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華盛頓電 (記者 高偉東)當地時間8月19日下午兩點,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7月28日至29日議息會議紀要對外發布。從紀要內容看,絕大多數FOMC官員認為,盡管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接近具備”啟動加息的經濟條件,低通脹及全球經濟狀況令人擔憂,通脹狀況能否朝著美聯儲設定的目標發展,仍“需更多信心”。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9月召開的FOMC議息會議會啟動加息,但由於近期來自美聯儲和FOMC的公開評論不多,關於9月的加息預期有所減弱。據路透社報道,會議紀要公布后,市場對9月加息的預期從50%降至約30%。
會議紀要對美國自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經濟狀況給予積極評價,指出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就業穩固增長,失業率下降,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的狀況自年初以來已有所改善,家庭消費支出溫和增長,住房領域進一步改善。然而,企業固定投資和淨出口疲軟,通脹持續低於美聯儲長期目標水平,使大多數美聯儲官員對於是否啟動加息仍然糾結。
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各項經濟指標尚未充分支撐升息操作,需要利好証據証明美國經濟增長足夠強勁、勞動力市場充分改善,從而有理由相信中期通脹水平會重新回到美聯儲設定的較長期目標。部分美聯儲官員認為勞動力市場已經或接近實現充分就業,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仍有進一步削減勞動力市場閑置程度的空間。
幾乎所有的美聯儲官員認為,目前的經濟數據尚未使他們相信中期通脹水平將重回2%,通脹前景可能不會很快滿足美聯儲加息的“經濟條件”。美國勞工部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上升0.1%,不及預期值環比上升0.2%和前值環比上升0.3%,表明美國通脹壓力依舊溫和。分析人士指出,近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大幅貶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走軟將不利於提升FOMC對美國通脹前景的信心。
還有一些美聯儲官員擔心,過早啟動加息會缺乏工具來應對美國經濟可能面臨的下行風險,尤其是全球經濟風險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影響。會議紀要反映,美聯儲官員討論了中國股市下跌、希臘債務危機及波多黎各債務危機等海外經濟風險。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即使啟動了加息進程,加息幅度也不宜過大,應逐步提高聯邦基金利率。
下一次FOMC議息會議將於9月16日至17日召開,分析人士認為,7月FOMC會議紀要表明,9月的議息會議對於美聯儲和投資者而言,都是一個潛在的懸念,如同會議紀要所述,“FOMC委員們普遍認為,在決定加息之前,更多的經濟數據十分必要”。因此,美國勞工部9月初公布的就業報告所包含的失業率、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勞動參與率和平均時薪增長幅度等數據,將對美聯儲是否在9月啟動加息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