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韋榮景
如今的銀幕上,娛樂明星變成千篇一律的“錐子臉”,現實中,也有一些女孩為了擁有尖下巴、巴掌臉不惜削骨磨腮。最近更有新聞爆出,年僅15歲的女孩瘋狂整容變“蛇精臉”——整容手術正越來越流行。
近日,中國青年報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6.2%的受訪者表示周圍有女孩為了追求尖臉、小臉注重化妝甚至整容。對於當下以“錐子臉”為美的審美標准,70.1%的受訪者認為是受影視明星的影響。76.3%的受訪者認為隻要五官協調生動,哪種臉型都可以是美女。
本次調查中,00后佔1.1%,90后佔32%,80后佔44.9%,70后16.6%,60后及以上佔5.3%。
70.1%受訪者認為審美趨同是受影視明星影響
調查中,38.4%的受訪者表示喜歡“錐子臉”,32.6%的受訪者表示不喜歡,29%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16.2%的受訪者表示周圍有很多女孩為了追求尖臉、小臉注重化妝甚至整容,有一些的53.3%,沒有的僅19.2%,11.2%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
“近些年大家都偏好‘V臉’、大眼睛、高鼻梁和雙眼皮這類的美女。”在某金融企業上班的吳穎認為,其實單眼皮也挺好看,本身就不難看的人也去整容,反而會失去自己原有的特色。
在法國學工業設計的程然一直關注整容與審美的問題。她認為這其中有一個審美消費的問題:“在當下信息快速傳播的過程中,受眾普遍接受了這種‘V臉’的審美,導致了‘V臉’天下的局面。在這樣的大眾審美環境下,其他審美就被淹沒了。”
對於社會上過分追求“錐子臉”的現象,程然認為是美學教育欠缺的體現,也與個人素質、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一種審美觀念的流行會促使人們去更多地點擊有這種審美傾向的影視作品,反過來又會由此接觸到更多這樣的人,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暨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王晨羽表示:“從整容美學上看,我們認為圓臉是最美的,並不是‘錐子臉’。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審美觀是受到社會文化影響的,並不是恆定的。我國自古也中意瓜子臉,當下‘錐子臉’的產生很可能與日本動漫的推廣和明星效應有關。”
調查顯示,對於出現審美趨同現象的原因,70.1%的受訪者認為是受影視明星的影響﹔39.3%的受訪者認為是整容醫院的宣傳產生不良引導﹔38.8%的受訪者認為是個人沒有自信,認為成功靠臉﹔28.6%的受訪者認為是審美教育缺乏﹔25.5%的受訪者認為部分人需要適應屏幕的要求﹔17.6%的人認為是審美麻木。
76.3%受訪者認為五官協調生動,哪種臉型都可是美女
調查顯示,76.3%的受訪者認為隻要五官協調生動,哪種臉型都可以是美女﹔11.4%的受訪者不認同這種說法﹔12.3%的受訪者認為不好說。
王晨羽認為,審美觀念是動態的,它受到經濟、文化的高度影響,與所處的時代也密切相關。“‘漢瘦唐肥’就是一個代表。隨著現在與西方國家交流的增多,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已經使我國的審美逐漸西化,立體化的面孔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專業上更要求的是搭配協調,例如一個歐羅巴人種的內眦,對於一個五官不夠立體、上眼眶緣較平的蒙古人種來講就不適合,做完這種手術會造成凶惡面容”。
王晨羽認為,在現代社會,美女需要具備以下幾點:面容美,指的是五官姣好,皮膚健康﹔身體美,即身材比例協調﹔還有更重要的是內在美,即自信、獨立樂觀、談吐有涵養等。
程然也認為:“一個人美不美,除了看五官是否符合一般審美規律,才氣、氣質更重要。有句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廣州軍美整形醫院整形專家王世虎教授表示,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有自己那個時代的偶像和記憶。“對於我這個年齡層的人來說,劉曉慶、張瑜、陳沖、龔雪這樣的才是美女。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接觸過大量70后、80后、90后的人,每個年齡層都有自己的偶像,也都有自己記憶深刻的明星。因此,個人認為如今這個時代偏愛小V臉、大眼睛等美女也是正常的現象”。
57.5%受訪者認為,面容重要,但性格、氣質更重要
正確的審美觀念應該是怎樣的?調查中,65.4%的受訪者表示美是多元化的,審美標准不應單一趨同化﹔57.4%的受訪者認為每個年齡段都有不一樣的美﹔57.5%的受訪者認為面容重要,但心地、氣質更重要﹔48.9%的受訪者認為應保留自己,自然的美才算美﹔僅6.7%的受訪者表示追求大眼、高鼻梁、瘦臉、小口。
對於美,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總有些隱性的框框來界定。
王晨羽認為,我國傳統的東方審美,講究氣韻神態,並不只是強調器官之美,同時我國文化的審美描述多突出意境,所以並沒有一個標杆和標准。從整形美容外科的觀點來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認為圓臉是最好看的,這是一個美學比較的結果,當然更注重協調、匹配。
吳穎認為,過度整容是不自信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不愛護。美是多元的,社會及媒體也應該注重宣傳正確的審美觀念,這對青少年的審美觀念的形成尤其重要。
王世虎表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遇到不少女性帶著明星的照片,要求把自己的某些面部器官或整張臉整成明星的樣子。前些年整形醫院打造的“人造明星”迎合的也是這種潮流。“我個人對這種做法是持否定態度的,因為根本做不到。求美者的基礎決定了整形醫生可以實現的效果,整形是醫學,而不是魔法,認為想整成誰就整成誰,那是影視劇的誤導”。
“很大一部分整形患者對自己外表不滿意與心理有很重要的關系。”王晨羽認為,像這樣的患者不能倉促進行整形,而要同時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否則就會出現整容上癮的情況。此外,具體怎麼整,也一定要征詢醫生的意見,那種拿一張明星的照片就要求醫生“整成這樣”,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忽略了整容的基本原則,抱著這樣的想法去整容,極容易導致醫療糾紛。
(來源:中國青年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