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姍姍、盛玉紅):說起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得到的國際力量的支持,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陳納德將軍率領的美國飛虎隊了。飛虎隊和中國軍民並肩戰斗的故事不僅流傳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還被完整地保留在位於湖南芷江的飛虎隊紀念館裡。日前,國際在線記者探訪了這座國內唯一的飛虎隊援華抗戰專題紀念館,追尋當地人親歷的鮮為人知的飛虎傳奇。
“要是在機場裡面你要聽到‘轟、轟、轟’飛機的聲音,我們的P51或者是P40就從芷江起飛了。陳納德飛虎隊來了之后,那還是好,開始用的是P40,后來我們用的是P51。” 89歲的劉道明至今耳畔仍回響著P40戰斗機和P51野馬式戰機的轟鳴。每每此時,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70多年前。湖南芷江人劉道明1943年考入國民黨空軍第九總站無線電訓練班,一年之后畢業,在芷江機場無線電通訊電台工作。
劉道明所說的P40鯊魚頭戰機模型如今陳列在芷江飛虎隊紀念館的門口。當年,以鯊魚牙涂裝在機首的飛虎隊P-40戰斗機是二戰各國空軍中最易辨認的戰斗機之一。
1943年8月,陳納德將自己指揮的第十四航空隊,也就是飛虎隊主力部隊派駐芷江。在機場工作的劉道明那時是個剛入職的新兵蛋子,沒有機會和飛虎隊有過多接觸。他只是遠遠地看著他們,擦肩而過的時候和他們打個招呼,學了幾個英語詞,“那個時候美國人最多的時候,機場的中間全是帳篷,供美國人居住。有的時候見面相遇,我就說Hello,他們也是Hello這樣的”。
芷江或許是美國當年援華老兵們最熟悉的地方之一。芷江地處湖南西部山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滇黔門戶”、“黔楚咽喉”之稱。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不少機關、銀行、學校和報社先后遷往芷江,最多時達到220多個單位近20萬人,因而芷江當時曾被國人稱為“小南京”。
特別是抗日戰爭進入到最后決戰的關鍵時期,在1944年至1945年間,國內公開的一線機場相繼失守被日軍佔領,芷江機場就成為了中美空軍唯一的秘密機場和中國戰區第二大盟軍空軍基地。日軍多次企圖佔領都未能得逞,在當年美軍電文傳遞中,芷江機場的代號是“萬能之王”。僅美軍人員在芷江就多達6062人,加上各種服務人員,在芷江城郊的七裡橋、竹坪鋪一帶形成了一條奇特而壯觀的“美國街”。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劉道明目睹飛虎隊戰機一次次從芷江起飛,轟炸日軍基地,空援常德、血戰衡陽、空襲武漢,最后保衛芷江。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芷江保衛戰在湖南雪峰山一帶打響。日本侵略者集中五個師團和一個旅團約8萬精兵,在135架飛機的配合下,發動了“芷江作戰”,企圖合圍芷江機場,摧毀中美空軍的前沿陣地,並一舉佔領湘西,威脅重慶,挽救其行將滅亡的命運。這是中日正面戰場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戰役。中國陸軍在中美空軍近400架戰機的協同下,以地形險峻的雪峰山地區為依托,與強弩之末的日本軍隊展開了一場殊死的“芷江保衛戰”,完勝日軍,“芷江保衛戰,又叫做雪峰山戰役,那我參加了的。我就正好被派到氣象台來抄天氣。那個時候雪峰山戰役打得非常激烈咧。那時時候使用的都是P51了,不是P40了。我們的P51輪番轟炸、輪番轟炸,而且使用了燃燒彈的咧。終於取得了勝利了,芷江機場就保住了”。
當然,美國飛虎隊與中國軍民並肩戰斗的地方不止芷江一地。據飛虎隊紀念館的統計,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間,僅陳納德統帥的美國空軍將士就有18000多人、1160余架飛機參加援華抗日戰爭﹔共擊落擊毀日軍飛機2600多架、打死打傷日軍66700人。美國空軍也做出了重大犧牲,供損失飛機568架、犧牲飛行員586人。芷江“飛虎隊紀念館”有一面碩大的黑色大理石英烈牆,上面刻著包括飛行員在內的飛虎隊犧牲隊員的名字,多達2193人。
飛虎隊紀念館館長吳建宏說,陳納德將軍及其率領的飛虎隊參與對日空戰,轟炸日本重要的戰略補給線並參與日本本土轟炸,為中國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一個,它在中國戰場培養了大量的飛行員﹔再一個,在這四年多時間裡,擊毀擊落日機2600多架。我們非常感謝國際和平力量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援助和支持,我們理所當然要銘記他們。我們希望建這個紀念館,讓中美的友誼永遠延續下去。”
七十多年來,中國從來沒有忘記過飛虎隊援華抗戰的這段歷史,而飛虎隊隊員也沒有忘記中國。2003年,數十位飛虎隊隊員來到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重溫他們當年曾戰斗過的地方。劉道明作為抗戰老兵代表,接待了這些當年遙遙相望的異國戰友,這次,他們真實而熱烈地擁抱,“先握手,然后就擁抱。有個飛虎隊隊員還送了我一個小小的飛機模型,我現在還放在家裡(珍藏)。”
芷江飛虎隊紀念館旁邊的芷江受降紀念館收藏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繪畫作品,是陳納德1944年親手繪制,並於1945年作為珍貴禮品,由他代表美國第十四航空隊贈送給時任中國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的。畫面描繪的是扛著槍的中國士兵在飛虎隊駕駛的P40戰斗機掩護下沖鋒陷陣的場景,上書中英文的“並肩前進”(Forward Together)的字樣。
這是一段在中美共同歷史中值得自豪的片斷,正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專門就飛虎隊的故事所做的題為《陳納德與飛虎隊》的講話中說到的一樣,“陳納德將軍和飛虎隊的故事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后告訴我們,在美國和中國的共同歷史中,有一段值得自豪的時光。它激勵我們發揚友誼和合作的傳統。這是一個美國故事,這也是一個中國故事。陳納德將軍和他的戰士們,聽從了中國的召喚,中國人民和他們並肩戰斗。這不僅僅是一個戰爭故事。這是一段美中兩國人民相互信任和尊重,面對共同的挑戰,一起為和平而戰的輝煌經歷。”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