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學宿舍幾多安全隱患?

2015年08月13日06: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暑期大學宿舍幾多安全隱患?

  中華女子學院學生暑期留校須辦留宿証,並設晚歸登記以保証學生安全攝影/見習記者 李夢婷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在校女大學生失聯48小時遇害的新聞,讓社會再度把目光聚焦在校園安全問題上,此事件中的女主角遇害后,從校方宿舍管理的角度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反饋。

  時值暑期,校園宿舍的留宿、安檢、登記等環節現狀如何?在大學校園進出自由、日漸開放的當下,安全防范方面可能出現哪些薄弱環節?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對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9所大學的宿舍管理進行調查,記者發現,除中華女子學院外,絕大多數高校並不會對留宿的學生宿舍進行夜查,暑期留宿的在校生即便有登記,但校方也無法精准掌握在校學生是否歸寢的信息。

  現狀調查

  暑期留宿校園是否需要登記?

  調查結論:大學暑期留校人數較多,均須填寫申請表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大學的各類活動、實習或者兼職,每年暑假都有大量學生在高校留宿,多數學校暑期留宿不會集中安置學生,學生在原寢室住宿即可。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靠近中國傳媒大學北門的47號宿舍研究生樓,記者從樓管處了解到,今年暑假這棟可容納近1500人的宿舍樓有超過200名留校的學生。該樓13級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一名女生對北青報記者說:“放假前,班主任要求我們把暑假去向報給班長並造冊登記。”此外,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多所學校的留宿在校的學生表示,放假前學校都會要求他們填一張申請表,包括姓名、學號、專業等基本信息,留宿原因,還需要留下家長或者其他緊急聯系人的電話。

  進宿舍要經過怎樣檢查?

  調查結論:學生宿舍多設門禁,但宿管不會一一審核留宿申請表

  北青報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的9所高校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絕大多數高校的宿舍都設有門禁,尤其是女生宿舍樓,還特別要求“男性訪客禁入”。

  有受訪的同學向記者透露,雖然暑假留宿的學生提前有過登記,但宿舍管理員並不會對著申請表一一審核。在記者走訪的多數學校,如果學生沒有提前申請臨時需要留宿也是可以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學生小李告訴北青報記者,在他們學校,外來人員可以進入他們的宿舍樓,但不准留宿,宿管將暫扣其有效証件。

  暑期留宿學校是否查寢?

  調查結論:絕大多數學校不會查寢,各校晚歸登記管理鬆緊不一

  調查發現,這些高校的暑假與平時一樣,即便在假期宿舍也定時開門關門,除中華女子學院外,受訪的其他高校學生表示學校不會像高中那樣查寢,即使宿舍的舍友未歸,一般隻有同學或好友之間知道,宿舍樓的管理人員並不掌握此類信息。

  受訪的9所高校的宿舍關門時間,基本都在11點左右。“假期也有宿舍管理員正常值班,但宿舍管理員並不會查寢。”某大學的李同學告訴記者。當記者問起如果舍友未歸,宿管是否會知道時,該同學搖頭,“那麼多學生,宿管對哪些在,哪些不在並不都掌握的。”此外,受訪的學校均要求學生晚於關門時間回來都要登記,但晚歸一般也不會有處罰措施,“晚回來宿舍已經鎖門的話,隻要登記一下就行了。我半夜4點還敲過一次門,宿管阿姨會對照一下名單和照片,並沒有懲罰。”某大學的張同學說。

  對晚歸學生管理的鬆緊程度,各校卻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學生留宿期間要刷卡開門,宿管要統計出入名單,學生的出門記錄需當天返回時消除。有一家學院一位留宿學生則表示,暑假期間留宿學生較多,宿管很難一一查驗。

  特例

  中華女子學院暑期宿舍“半軍事化”管理

  暑期留校要辦留宿証 宿管每天抽查住宿情況

  在北青報記者走訪的9所高校中,相比其他高校,中華女子學院顯得特殊,作為北京地區唯一的女子普通高等院校,其對學生晚歸、不歸宿舍管理可稱得上是嚴格。該校畢業生稱其為“半軍事化管理”。超過晚上十點半,女院的學生進校大門要拿留宿証,回宿舍要在宿管值班室登記晚歸原因,宿管每晚會抽查學生住宿情況。

  據二號樓宿舍路樓長介紹,學生暑期留校要填交申請表、住宿協議承諾書,院系批准后給學生辦理留宿証,校大門保安、宿舍值班處會有留校學生名單。每個院系會在留校學生裡推選一名暑期聯絡人代表,負責統計當天不歸學生的情況,統計情況會給宿管,方便宿管查寢。如果學生連續多時不歸,樓長會聯系輔導員,按照學生規章制度處理。

  學校三號樓宿舍平時有1900多名學生居住,在七月、八月不同時段共有1000多人居住。“我們每天晚上9點到10點會按層抽查寢室,查看學生留宿証和學生証,晚歸學生要登記,不歸的學生要和學生聯絡人給我們的名單是一樣的。”一位宿管阿姨指著“晚歸登記表”、“學生留宿統計表”說道。

  一位陳姓保安說,“我們暑期夜間巡邏和正常上課期間是一樣的,分上半夜、下半夜巡邏,每晚過了10點半就會關大門,進門要查留宿証,沒帶留宿証的同學要在學生留校名單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平時,也有學生認為學校管理太嚴,保安說:“學校領導一直強調學校女生太多,要把學生安全放第一,我們也隻能嚴格管理,保障她們的安全。”

  在這樣的校園管理制度下,學生們會怎麼看?北青報隨機採訪了幾位校園裡的同學,她們表示已習慣了這樣的管理辦法,即使偶爾會覺得不自由。一位大二的女生說,“我們暑期留校是為了實習、社會實踐等,學校地理位置有點偏,這樣管理確實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可以理解。”

  家長聲音

  開放的校園環境確實有不少隱憂

  對話人:北京某高校學生家長 張女士

  北青報:您是否了解孩子所在大學的管理情況?對此是否放心?

  張女士:我家是個女孩子。來北京上學算是第一次出門,要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聽孩子自己回來講,宿舍的舍友基本都互幫互助,融洽相處,從這一方面來說,我比較放心。但是,我了解到學校的宿舍管理並不十分嚴格,有時甚至會有陌生人混入宿舍,比如剛開學時就有人入宿行騙的事件發生。尤其是現在的大學校園,任何人可以隨便進入,這種開放的環境,確實有不少隱憂。

  北青報:您平時會給自己的孩子講安全方面的常識嗎?

  張女士:我一直對她說,要記住“防人之心不可無”,提高警惕,增強保護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識,多儲備遇險時求救的多種手段。因為大人不在身邊,我也隻能不厭其煩地在電話那頭各類細節上叮囑,如出門在外應選擇在正規的旅館與餐廳住宿與就餐,不要走人少的小巷等。當然,我更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督促校方加強管理,以學生人身安全為先。

  觀點

  莫讓安全教育變成

  就事論事的應急策略

  怎樣避免校園安全事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對此表示, 很多惡性傷害案件的發生,是有概率性的,甚至有些犯罪當犯罪人有機會的時候,他就會臨時起意。我們的大學生,尤其包括年輕大學生和一些年輕女性,應有一種警覺意識。

  那麼,如何去應對校園傷害呢?李玫瑾認為,校園安全教育,應該納入到我們的學校教育當中,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一年級,都應該開展社會生活當中的一些基本知識的教育。同時,安全防范也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知識。她還表示,若安全教育僅僅局限於大學,中學女生或社會女性的相關安全教育並沒有隨之跟進,實質上也是一種就事論事的應急策略。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不願透露姓名的輔導員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的安全教育極容易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不坐黑車”、“不穿著暴露”等表象上,至於其他許多潛在危險,由於沒有浮出水面,則容易被忽視。從長遠來看,高校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安全教育體系,而不僅包括已經發生的危險,也包括可以預見,甚至不容易想到的其他危險。(記者 劉旭 董鑫)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