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師貝在教室接受採訪,手機一直來電不斷。張浪 攝
中新社成都8月6日電 (賀劭清)近日,四川女大學生樊師貝欲借200萬元人民幣為父母購買住房、社保一事,持續攪動中國網絡輿論場。
“我是借這200萬,不是要求他們無償募捐給我。”6日,記者在四川師范大學教學樓內見到樊師貝,面對網上的“賣身”質疑,這位21歲的女生強調,“如果我以身相許,那也是報答這份他信任我的恩情”。
樊師貝在網絡社交平台提出借款要求后承諾,將在15年內將200萬元借款還清,並表示“我的后半生將為你而活,創造的財富都可以屬於你”。
走紅成為意料中事。就在記者與其短短半小時的談話期間,樊師貝蘋果手機的電話、短信、QQ、微信鈴聲此起彼伏。“我的電話可能全國都在打,打不通你就一直打,直到打通為止。”樊師貝婉拒了一家網店伸出的“共謀創業”橄欖枝,並對某衛視的採訪提出了“派人來四川接我坐飛機過去”的要求。
樊師貝在教室接受各路媒體採訪。張浪 攝
“現在我每兩分鐘就會接一個電話,有提供工作崗位的,也有願意資助的,他們會提一些附加條件。”樊師貝承認,此前媒體報道的“父親年收入20萬”屬實,但她一再強調“家裡無積蓄”、“希望讓更多人關注父母”。
記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以“借200萬盡孝”等關鍵詞搜索,相關言論、評論達到數萬條。其中多為反對、吐槽之聲。樊師貝表示,她並不反感“網絡紅人”的稱謂,雖然那個合適的200萬元資助者還沒有出現,但引發關注的目的已經達到。
事實上,在網絡時代,無論“走紅”原因何為、經過團隊策劃炒作與否,一旦引發巨大輿論反響,與之相伴的便是勃勃商機。眾多竄紅者背后折射出的扭曲價值觀,則更為引人深思。
樊師貝在學校接受採訪,手機一直來電不斷。張浪 攝
“網絡為民眾提供了展現個性、自由的平台,也為話題人物的出現提供了機遇。”成都某房地產公司策劃總監朱凱介紹,在傳播渠道日益豐富的今天,不少網絡“紅人”越罵越紅,因借200萬提前盡孝而“一罵天下知”的四川女生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與痞子蔡、寧財神等靠文字和思想獲得網友認同的第一批“網絡紅人”不同,如今的“網絡紅人”一茬接一茬地涌現。“最早‘網絡紅人’的作品我現在還記得,可是現在‘網絡紅人’紅幾個月都很難。”網友“毛天天”說。
四川省教育學會秘書長紀大海指出,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也是憲法中子女應盡的義務,但如果盡孝的方式不擇手段,孝道會失去其初衷。
“這場鬧劇會很快過去,但糾正網絡時代的扭曲價值觀則需要很長的時間。”紀大海表示,獲取利益的方式一定要符合社會的牟利標准,通過誠實的勞動獲取一分一文,而非“空手套白狼”。(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