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的“扎硬寨、打死仗”讀書法

2015年08月06日08:0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黃侃的“扎硬寨、打死仗”讀書法

  黃侃讀書治學,採取“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強攻硬上。殷孟倫在《談黃侃先生的治學態度和方法》中寫道,黃侃治學精研,讀經、史、語言文字諸書皆反復數十遍,一直達到能舉出其篇、頁、行數,十九無差誤為止。一次他讀孫詒讓的《周禮正義》,自限180日讀完,凡遇其中有需計算的地方,都要一一列算式加以推算驗証。讀《清史稿》時,全書100冊,從頭到尾都一卷一卷地詳加圈點。他案頭總放著一把剪刀和一根壓尺,發現讀書中有圈點之誤,用壓尺壓在頁內,再用剪刀刮磨,以便隨時改正。

  黃侃主張“為學務精習”,堅持一字一句地讀透全書。不論什麼書,隻要開卷,他必定要從頭到尾讀完,決不中途輟棄,也從不做跳躍式地選讀。他對那種沒有系統讀完一本書,就評頭品足,亂發議論的人十分蔑視,稱這種人是“殺書頭”。他反對那種隨便翻翻、隻讀所需資料、點讀數篇輒止的實用主義態度。他常說﹔“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后世負責﹔五曰,不竊。”他反對某些初學者之病:“一曰,急於求解﹔二曰,急於著書﹔三曰,不能闕疑﹔四曰,不能服善。”

  黃侃讀書,絕不是泛泛瀏覽,而是讀書必動筆墨,“有所得,輒箋識其端,朱墨重沓,或涂裰至不可識”。黃侃所讀過的書,幾乎都有筆批,經他批點過的書有百余種,這對后來的古籍整理幫助很大。解放后顧頡剛主持整理二十四史,就參考了黃侃的許多藏書。黃侃的《手批白文十三經》自問世以后,曾一版再版,成為學者們研究中國文化典籍的案頭必備書。

(來源:人民政協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