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也有春天

2015年08月05日03: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雜草也有春天

還有什麼比雜草更令人生厭?

  田間勞作的人們想收獲糧食和果蔬,它們偏偏不知趣地擠進來。揮舞鋤頭、點燃烈火、噴洒農藥……人類千方百計地表達著對它們的厭惡,它們卻厚顏無恥地扎根田間巋然不動。

  更多的時候,人類被自然界美的花木、萌的動物包圍著,甚至懶得蹲下來細細觀察它們,干脆扔給它們一個“雜草”的名字了事。它們倒一點也不因人們的輕視而氣餒。如今盡管每年為了對付它們而噴洒的農藥比防治虫害的多得多,它們依舊能讓糧食減產一兩成。

  在1956年的美國東部,一種叫做獨腳金的寄生植物,讓成千上萬畝農田顆粒無收。曾經舉辦奧運會的倫敦,為了清理長滿場館區域的虎杖,需要花費大約7000萬英鎊。這種草本植物甚至讓英國西南部康沃爾郡的一棟房子,售價跌至區區100英鎊。

  先別著急咬牙切齒。在原產地肯尼亞,獨腳金是被用來鋪撒在迎賓大道上的尊貴植物,而虎杖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就被引入英國,那時的人們還沉迷於它精致的花柱和優雅的枝葉。

  “實際上,雜草的名聲以及隨之而來的命運是基於人類主觀判斷的,妖魔化它們還是接受它們完全取決於我們。”英國博物學家理查德·梅比說,“但鑒於雜草對環境的種種影響,這一點並不總是那麼顯而易見。”

  梅比為雜草寫了一本傳記,名字就叫《雜草的故事》。不過就連這位博物學家自己,也隻有在垃圾堆裡才能找到雜草真正肆意舒展的老巢。在那裡,茂密的毒參從碎石中鑽出,爬著小虫的喜馬拉雅鳳仙散發著清潔劑一般的俗氣花香,“在英國別處是絕對見不到的”。

  人類對於雜草的鄙夷,似乎與生俱來。在古老的《創世紀》中,“荊棘和蒺藜”就是被流放人類永恆的詛咒。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甚至把它們和魔鬼聯系在一起,菟絲子被稱為“魔鬼的線”,顛茄則是“魔鬼的大黃”。

  “雜草的頑固和無處不在一定讓早期的農民惱怒不已。”梅比認為,“可是如果他們當時成功控制住了雜草,后來我們所理解的農業是否還會產生,就要畫個問號了。”

  在他看來,早期人類的活動地中東地區土壤薄而貧瘠,水土流失嚴重。“要不是雜草們迅速佔領開拓土地,作物間光禿禿的間隙很容易被風吹散、侵蝕”。

  對於缺乏工具的早期人類來說,除了用手一點點拔除雜草外,牙齒是唯一的利器了。野胡蘿卜成為人類的食物之前,就只是雜草中普通的一員。如今我們熟悉的健康食品燕麥,在北歐也曾經是一種讓人頭疼的農田雜草。

  現在,雜草要想打個翻身仗變得越來越困難。石器時代美索不達米亞人採集的野生植物中,有些如今也被諷刺性地歸為了雜草。美國休斯敦規定“任何房地產所轄土地內,倘若覆蓋或部分覆蓋雜草、灌木叢、垃圾和其他任何令人不悅、有損市容、有礙衛生之物”都是違法行為,其中,任何高度超過9英寸(約23厘米)的非人工種植植物,都被劃為雜草一列。

  在綠化植物整潔而光鮮的城市裡,看著隻能和垃圾為鄰的雜草,梅比甚至想到了“那些矮小、羞澀、瘦弱的孩子在學校裡被稱為‘雜草’的場景”。

  “把像繁縷和豬秧秧這樣矮小、孱弱、匍匐在地面的植物歸為雜草,簡直就是在欺負它們弱小。”已經60多歲的梅比忍不住在書中為雜草叫屈。

  其實在爭奪土地方面,人類倒不一定總能戰勝看起來瘦弱不堪的雜草。“野火燒不盡”的道理人們早就知道,除了正面遭遇戰之外,雜草還總能找到方法奇襲突圍。比如喜馬拉雅鳳仙的種莢爆炸力強勁,被孩子們當成游戲競技的玩具,從而得以廣泛傳播。

  植物學家愛德華·索爾茲伯在一次關於雜草種子傳播力的實驗中,從自己褲腳卷邊裡翻出了不少碎屑,用這些碎屑培育出20多種共計300株雜草。

  “人走到哪裡就會把種子散播到哪裡。”索爾茲伯說。

  有時候,人類愚蠢的行為也會為雜草提供機會。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為了讓隱藏在雨林裡的越共現身,噴洒了大量的橙劑。這種臭名昭著的化合物會讓樹葉大量脫落。如今40多年過去了,雨林仍沒有恢復,倒是一種名為絲茅的雜草在這裡橫行霸道。

  人們嘗試種植柚木、菠蘿甚至速生的竹子,都遏止不住這種雜草的生長。最近,這種被當地人稱為“美國雜草”的植物又躲進了美國從亞洲進口的室內盆栽包裝,在美國南部各州肆虐。

  就像梅比感嘆的:“不得不說,這樣的復仇頗有詩意。”

  《雜草的故事》[英]理查德·梅比著 陳曦譯 譯林出版社

(來源:中國青年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