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綢之路的興盛,帶來了中華文明與異域文化的交融,並在唐代達到新高峰,而西域則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中轉站,異域的禮俗、服裝、音樂、美術、宗教等從這裡傳入中原。當時,“胡人”不僅用來稱呼中國西部和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還包括中亞和西亞國家的人,以及波斯人、天竺人、大秦人等。長安曾浸染在“胡風”之中,胡酒、胡姬、胡帽、胡樂、胡食等成為盛極一時的風尚,與中華文化相融相合,成就著開放、包容的大唐文明,這在唐代壁畫中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