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是中國的,酒香卻四溢五洲。近期,中國外文局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顯示,海外受訪者對中國品牌的熟悉程度調查中,青島啤酒是唯一在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更被熟悉的中國品牌。
高美譽度來自於高品質。“好人做好酒”,這是青啤人的世訓﹔“好啤酒不是靠檢驗出來的”,這是青啤人的口頭禪﹔360°全方位立體化的質量管理,每一瓶啤酒都要經歷1800多個關鍵質量控制點……青島啤酒,正是靠精益求精的高品質,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舌尖點贊”。
“三高”的海外形象
長期以來,“中國制造”在國外經常面臨著物美價廉的尷尬局面,尤其在食品行業,海外市場對品質更是極端“挑剔”。而青島啤酒卻是個例外——出口海外60余年,始終以“高品質、高價格、高可見度”,贏得了海外消費者的認可。
隨著擁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粉絲”,青島啤酒的渠道結構也開始發生深刻變化。過去青島啤酒在歐美國家是以中餐館為主渠道,近幾年開始大踏步走進大型超市、酒類專賣店等主流渠道。目前全球著名的大型連鎖超市,基本都有青島啤酒。“這表明青島啤酒的消費深度發生了變化,”青島啤酒海外業務總部總經理馬寧分析說,“老外有把啤酒當飲料喝的習慣,到超市購買青島啤酒就意味著該品牌成為了越來越多歐美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青島啤酒走進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青島啤酒目前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等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青島啤酒在拉美市場實現50%以上的增長,西歐、北美市場銷量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
嚴苛的品質堅守
沒有過硬的產品,就沒有叫得響的品牌。1903年,青島啤酒公司成立,3年后,還相當年輕的青啤,就因口感獨特、品質卓越在德國慕尼黑博覽會上獲得金獎。112年的時間裡,青啤始終秉承嚴苛的釀造標准,無論發展的車輪如何提速,青島啤酒在生產環節卻始終恪守精雕細琢般“慢的堅持”。
行業內“最長低溫發酵工藝”,遵從釀造啤酒的自然法則,給“啤酒之魂”酵母充足的時間,讓它充分生長、自然繁衍﹔釀酒用的大米必須是脫殼3天之內的新鮮米﹔生產現場釀造水每隔兩小時就得品嘗一次……這就是青島啤酒在質量管理方面實實在在的細節。
保持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青啤沒有故步自封。《啤酒風味物質圖譜技術》把一杯啤酒“數字化”,用數字指導生產,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針對啤酒生產效率瓶頸,青啤自主創新開發應用了新的高效低耗釀造工藝,成為青島啤酒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內容之一。
多年來,青島啤酒還投入了大量資源打造釀酒師團隊,從選拔培養基層技術骨干的“技能大賽”,到公費選派技術骨干遠赴德國深造培訓,青島啤酒鋪就了技術人才釀酒大師的成長之路,也成就了自己的品質信仰。
“交心”的文化互動
過去青島啤酒在海外基本不打廣告,主要靠口碑傳播。近年來,青島啤酒採取了主動策略,開始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文化活動,在互動中與消費者“交心”,在增加了消費者黏性的同時,也強化了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元素符號的特征。
“現在世界著名的社交網站上都有我們的交流平台,粉絲互動率很高。”馬寧說。
線下的互動同樣立足於中國文化。在英國,青島啤酒聘請著名的設計公司,設計了造型獨特的青島啤酒LOGO的乒乓球桌,加上一個龍的造型的彈球器,放到英國的酒吧中。“英國酒吧本來流行玩台球,我們設立了這種造型獨特的乒乓球台后,吸引了很多消費者轉而玩乒乓球,他們玩的時候就喝青島啤酒,這樣就互動起來了。”馬寧說,用這樣的乒乓球桌,他們在英國大城市的酒吧中巡游,效果很好,在英國的銷量也實現了逆勢增長。(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