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英譯本《紅樓夢》原稿在日本被發現

2015年07月26日02: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林語堂英譯本《紅樓夢》原稿在日本被發現

林語堂英譯本《紅樓夢》原稿。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7月24日透露,塵封近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由該院一名博士在日本發現。

  海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翻譯家林語堂是一位著名的“紅迷”,撰寫過大量紅學論著,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林語堂之女林太乙所著的林語堂傳記中,曾附有“林語堂中英文著作及翻譯作品總目”,未提及林譯版《紅樓夢》。

  《紅樓夢》翻譯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劉士聰指出,歷來研究林語堂翻譯的國內學者一般隻知他有翻譯《紅樓夢》的意向,不知道是否實行,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的發現對相關研究很有意義。林語堂的翻譯方法非常獨到,採取的是編譯的方式,把七八十萬字的原著壓縮了一半,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此次發現《紅樓夢》林譯本的是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屆博士宋丹。2014年,她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從日本一家市立圖書館裡找到了這份珍貴的原稿,整個過程曲折而又幸運。

  宋丹讀博的研究課題是《紅樓夢》日譯本研究。在讀已故日本著名翻譯家佐藤亮一的譯本時她了解到,1973年11月,佐藤亮一曾收到林語堂耗時十余年完成的《紅樓夢》英譯原稿,並在幾個月后收到了林語堂的修改稿。林語堂曾寫信希望佐藤亮一用兩年的時間,將他的英文原稿翻譯成日文出版。佐藤亮一曾將林語堂的許多作品譯成日文出版。

  林語堂的英譯本從未公開出版。佐藤亮一用日文轉譯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於1983年在日本出版。順著這條線索,宋丹經過多方調查,找到了佐藤亮一的住址,卻得知他已經去世,家中人去樓空。

  幾經輾轉,宋丹了解到佐藤亮一的夫人佐藤雅子住在一家養老院內,便嘗試跟她進行聯絡,后來得到其監護人的回復,說佐藤雅子已經把先生的書籍資料贈送給了一家市立圖書館。

  聯系該圖書館后,宋丹得知佐藤雅子在贈書時列了一份清單,其中就有“《紅樓夢》林語堂打字原稿”一項。但由於佐藤雅子曾叮囑圖書館在其健在時,不要對外公開這批資料,圖書館進行了封存,至今尚未對外公開。在得到佐藤雅子監護人的書面許可后,宋丹才得以見到原稿。

  宋丹所看到的原稿,是用打字機單面打印的,一共859頁。稿紙上有林語堂不同時期用黑、藍、紅筆對稿件做的大量修改筆記,還有兩頁英文手寫稿。原稿的扉頁顯示,林語堂將《紅樓夢》的書名譯為“The Red Chamber Dream”。書名下印著“A

  Novel of a Chinese Family”(一部中國家族的小說),並注明“By Tsao

  Shuehchin(曹雪芹著)”“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in Yutang(林語堂譯、編)”。

  據宋丹介紹,原稿包括林語堂的解說、序章以及作為主體的64章和終章,是對《紅樓夢》全本120回的編譯。佐藤亮一日譯原稿顯示,最初他正是分7冊64章進行翻譯,只是在正式出版時,改成了4冊64章。

  通過與《紅樓夢》各版本比對,宋丹初步判斷,林語堂在翻譯時以程甲本為底本。林語堂在人物、情節、詩詞曲賦等方面對原作做了大量修改,還在譯文中穿插了他個人的解說和評述。

  劉士聰說:“林語堂知道英文讀者讀這樣的故事困難在哪裡,於是把《紅樓夢》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重新編寫了一遍,這很大膽但很明智。”對於林語堂在文中穿插的個人評述,劉士聰認為,一般的翻譯會選擇用注釋的方式注解這些內容,而林語堂選擇在行文當中加以解釋,使其變成文本的一部分,這對今后《紅樓夢》的翻譯會有很大啟發。

  宋丹注意到,原稿附了一張紙,是佐藤雅子在1999年11月12日寫的:“這是最初寄過來的(稿子),后來馬上又寄來了修訂稿。修訂稿同其他書一起寄到了位於台北市的林語堂故居。”宋丹專門到台北林語堂故居尋找修訂稿的下落,但未能發現。

  宋丹對比了佐藤亮一日譯本與林語堂初稿原文,基本能夠逐句對應。她認為,修訂稿的文獻價值與文學價值不容忽視,希望有識之士共同尋找修訂稿。

  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文學部准教授林香奈指出,中國的古代小說在日本很受歡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比《紅樓夢》傳播更為廣泛,因為日本人要想真正理解《紅樓夢》很困難。學界有句話叫“讀完《紅樓夢》才能理解中國”,反過來也說明,沒有對中國的了解,想要理解《紅樓夢》很困難。這可能是林語堂英譯本原稿雖然在日本,卻沒有得到日本學者注意的原因。

  劉士聰指出,對於當前發現的原稿,還有諸多待解的疑問。例如,林語堂翻譯了《紅樓夢》這麼大部頭的著作,為什麼他的家人卻不知道?按照林語堂和《紅樓夢》的名氣,當時應該有很多出版社爭相出版這本書,為什麼沒有實現?這些問題是研究者后續亟待解決的。

  據悉,南開大學正在與有關方面商議林語堂英譯本《紅樓夢》的出版事宜。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張智庭呼吁我國借鑒法國的經驗,成立國家手稿檔案儲存處,讓作家手稿等寶貴的文化資料不因個人的遺贈或家族、場館的變遷而遺失。

  本報天津7月25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