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庄連八十二烈士群像浮雕(局部) 本報通訊員 龍謦澤攝
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有一支彪炳史冊的英雄連隊:面對上千日偽軍的重重包圍,全連82名壯士毫不畏懼,馳騁戰場,最終全部壯烈犧牲。這就是新四軍第3師7旅19團2營4連,即著名的“劉老庄連”。但這82位壯士中留下姓名的隻有17人。
四年前,江蘇淮安日報賈華和周洋兩名記者開始尋訪劉老庄連烈士身份,歷時九個月,最終找到9位烈士姓名。近日,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劉老庄烈士陵園,緬懷逝去的英烈,聆聽賈華、周洋講述尋訪的故事。
一場時隔68年的歷史尋訪
北風呼呼作響,耳邊軍歌愈發嘹亮。“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鞏固團結堅決的斗爭!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2011年末,劉老庄烈士陵園內,新發現的劉老庄連9名戰士姓名被刻上花崗岩墓碑。蒯德山等9位烈士的后代,含淚跪抱墓碑,久久不願鬆開。
“劉老庄連八十二烈士的事跡廣為傳頌,但是他們的名字卻無人知曉。”2011年,時任淮安日報副總編輯的賈華到劉老庄烈士陵園採訪,得知隻有17位烈士留下姓名,無法釋懷,同年3月,他和同事周洋結伴踏上了尋訪烈士身份之路。
賈華和周洋沿著劉老庄連當年行軍戰斗的路線,走訪了北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拜謁了330多位新四軍老戰士、黨史軍史地方志專家、烈士親屬及見証者,查閱各地革命烈士英名錄、國家檔案館等近百萬字資料,最終尋找到40多位疑似劉老庄連烈士的珍貴線索。
宋迎春、劉守業、蒯德山、袁培臣、張立倫、胡志法、靳憲珠、翁兆法、任國監——經黨史專家研究辨析,確定此9位是劉老庄連八十二烈士成員。“抗戰中,劉老庄連和所有新四軍戰士共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參加戰斗2萬余次。先烈的名字和故事,理應永載史冊。”賈華說。
砥礪人心的英雄故事
在這場自發的尋訪中,賈華和周洋挖掘出無數感人的故事。在江蘇徐州沛縣,他們找到了劉老庄連隊指導員李雲鵬的家。
多少年來,李雲鵬的故事在江蘇大地被代代傳頌。李雲鵬的弟弟李愛雲回憶說,當時家裡人並不知道李雲鵬參加了新四軍,為了不連累家人,李雲鵬每次寫信都說自己是在外地做生意。直到同在部隊的表叔孫一濤帶來李雲鵬犧牲的消息,一家人才得知他參軍打鬼子的事情。
“我是聽著劉老庄連的故事長大的。”劉老庄村民張華說,為銘記烈士,鄉親們為李雲鵬立了一塊碑,每到清明,前來祭拜的父老鄉親都會帶著子子孫孫來到墓碑前,給孩子們講劉老庄連八十二位烈士浴血奮戰的故事。
劉老庄連連長白思才的故事也讓人震撼。白思才出生在“紅色革命的搖籃”——江西,16歲起就跟著紅軍隊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在劉老庄戰斗中,白思才右手被日軍猛烈的炮火炸斷,身上多處負傷,但他忍住疼痛指揮戰斗,帶領劉老庄連拼死抵抗8小時,擊退敵人5次沖鋒,斃敵170多人,傷敵200余人。
歷史從未曾忘記英雄。劉老庄連光榮犧牲后,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八路軍總指揮朱德撰文:“他們的動人事跡是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新中國成立后,劉老庄連八十二烈士陵園得以重修,在青鬆翠柏的掩映下,15米高的烈士塔傲然挺立,烈士碑亭、烈士祠堂、壯志亭等肅穆庄嚴,直到今天,不遠千裡前來瞻仰的游客仍絡繹不絕。
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
新四軍完成歷史使命撤銷番號后,為傳承先烈精神,中國人民解放軍把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第4連命名為“劉老庄連”,劉老庄地區人民群眾會選送82名優秀子弟補入該連,代代相傳。
1998年夏天,百年罕見的大洪水暴發,人民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劉老庄連82名士兵奉命到達長江最危險的武漢搶險。到達災區后,全連官兵連夜出擊,冒雨修筑大壩,平均每人挖掘、搬運砂石上千袋。士兵麻尚坤三次暈倒在大堤上,卻三次從擔架上跳下,沖回陣地。
劉老庄連的紅色精神,也為當地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動力。早年淮安劉老庄是一個凋敝的村庄,集體經濟多年挂零,部分村民還在貧困線邊緣苦苦掙扎。如今,在烈士精神的鼓舞下,劉老庄集體收入超500萬元、人均純收入超萬元,2012年還獲得“江蘇最美鄉村”的稱號。
“抗日救亡動刀槍,戰斗在淮陰的劉老庄,八十二位英雄漢,抗擊千余敵人小東洋。為人民戰斗,為祖國解放,光榮的劉老庄連,萬古千秋美名傳。”這首《“劉老庄連”連歌》,至今仍是當地百姓最愛的歌曲,抗日烈士的愛國主義革命精神,在歲月流轉中歷久彌新。(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龍謦澤)
(來源:光明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