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世遺大會閉幕 明年中國將申遺兩項

2015年07月09日14:1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第39屆世遺大會閉幕 明年中國將申遺兩項

  新華網柏林7月8日電(記者郭洋 唐志強)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8日在德國波恩閉幕,下屆會議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

  本屆世遺大會6月28日至7月8日舉行。大會審議通過了24處新世界遺產,並擴充3處已有世界遺產。截至目前,世界遺產總數達到1031處,包括802處文化遺產、197處自然遺產以及32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新增的24處世界遺產中包括23處世界文化遺產和一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為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今年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令生活在中國西南山區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遺產。

  僅有的一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為牙買加的藍山-約翰·克羅山脈,這也是這個加勒比海島國迎來的首個世界遺產。同時,新加坡憑借始建於1859年的新加坡植物園獲得其首處世界遺產。

  由於受到戰亂損害或威脅,伊拉克的哈特拉古城,也門的薩那老城和希巴姆古城被列為瀕危世界遺產。哥倫比亞洛斯卡蒂奧斯國家公園則因管理“顯著改善”,被委員會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目前,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共有48處遺產。

  保護世界遺產免受極端組織破壞是本次會議的焦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在會議期間發起“為遺產聯合起來”全球聯盟行動,反對蓄意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世界遺產委員會還通過了波恩宣言,譴責極端武裝組織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建議將文化遺產保護酌情列入聯合國維和行動之中。

  世界遺產大會每年舉行一次。本屆大會8日閉幕時宣布,下屆大會將於2016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舉行。

  新華社記者從中國代表團獲悉,明年我國將有兩個申遺項目接受審議,分別是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和湖北神農架。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