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財政局股市減持套現兩億遭質疑

2015年07月08日06:38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四川南充財政局股市減持套現兩億遭質疑

據中財網頁面截圖

股價趨勢

  據媒體報道:本輪A股大跌爆發之前,南充市財政局在6月2日至10日通過集合競價的方式賣出持有的金宇車城403.7萬股,加上5月下旬賣出的約226萬股,南充市財政局收入2億多元。至此,南充市財政局持有金宇車城的流通股幾乎售賣殆盡,還剩下700多萬限售股。

  黨政機關可以持有股份嗎?

  南充市財政局是黨政機關,代替國家管理財政資金。金宇車城是上市公司,辦公地點位於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南充市財政局和金宇車城是什麼關系,為什麼會持有金宇車城那麼多股票?

  地方“財神爺”的第二身份

  “南充市財政局是我們的第二大股東,我們的年報中有告知。”昨日上午,金宇車城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說。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金宇車城原為美亞股份,美亞股份1998年上市時,南充市財政局就是第一大股東。后經改組,美亞股份更名為金宇車城。目前,金宇車城的控股股東為金宇控股,南充市財政局為第二大股東。

  中國財經信息網發布的金宇車城2014年年度報告顯示:美亞股份1998年3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南充市財政局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3.24%。2003年5月,南充市委、市政府決定由金宇控股重組美亞股份,金宇控股成為美亞股份的第一大股東,2004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為“四川金宇汽車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宇車城)”。

  金宇車城2014年年報中,“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項下,排在第二位的是南充市財政局,持股比例10.81%,股東性質是“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南充市設有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但這個政府部門並沒有出現在金宇車城的前10名股東中。

  財政借出120萬元20多年沒收

  該公司2014年年報還顯示,金宇車城有一筆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以及已逾期未支付的利息,借款單位是南充市財政局。

  年報解釋:“本公司已到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120萬元,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本公司上市前,地方財政局為支持本公司發展所借款項。至今財政局沒有對此借款進行催收,也未收取相應的利息。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但對此筆貸款的態度是因是地方財政借款,地方財政局又沒有催收,因此,未歸還”。

  ■ 解析

  財政局炒股違反了哪項禁令?

  對南充財政局成功“逃頂”,有不少網友質疑:黨政機關能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嗎?

  對此,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解釋,黨政機關經商辦企業,國家早有禁令。1984年、1986年,中辦、國辦發布過兩道禁令,要求黨政機關,包括各級黨委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隸屬這些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一律不准經商、辦企業。

  葉青表示,上世紀90年代中國証券市場初步形成時,曾出現黨政機關成為國企上市公司股東的情形。為此,中央1999年明確要求:各級黨政機關都要同所辦的經濟實體和直接管理的企業在人財物等方面徹底脫鉤。

  “這之后,黨政機關紛紛與經濟實體、企業脫鉤。經過幾輪改制、重組,形成了目前的國企上市公司管理模式,對於國家出資興辦和擁有股份的企業,由各級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葉青表示,由此可見,南充市財政局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不合規。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也表示:黨政機關不能成為上市公司股東。

  施正文說,財政局所有的財政經費,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的資產,而是政府公共資金。如果財政局當股東,一旦股市跌了,有可能給國家財政資金帶來損失。黨政機關當股東,有可能對公司的獨立經營帶來影響。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說,財政部門等黨政機關實現對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監管,必須通過成立控股公司等其他方式,不能直接介入到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中。“黨政機關沒有法人主體資格,不能直接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

(來源:新京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