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戰役川軍打出"最精彩一戰":側擊追擊痛殲完勝

2015年07月03日15:53  
 
原標題:上高戰役川軍打出"最精彩一戰":側擊追擊痛殲完勝

  顧問:李殿元(歷史文化學者) 胡越英(抗戰史研究專家) 何允中(川軍抗戰史研究專家)

  編者按:中國抗戰重大戰役中,作戰規模並不算大的“上高戰役”卻佔有較高的位置,其緣由大致可用當時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的評價“這是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來概括。裝備低劣的中國軍隊利用地形和縱深迎戰日軍,一直掌握戰場主動權,贏得十分漂亮。這場戰役,川軍78軍正面參與作戰,72軍、26師受命支援,側擊、追擊、痛殲,也獲得出川抗戰后難得的完勝。歷史學者李殿元、川軍抗戰史專家何允中介紹了上高戰役開展的背景及戰斗過程。

  園部和一郎急於“送走前先撈一把”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特別是二戰正式爆發后,日軍制定了新的作戰方略:正面戰場短促突擊、以攻為守,重點放在清肅我敵后游擊力量,穩定后方。1941年初,已調任日華北方面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計劃發動對山西境內的中國軍隊中條山根據地發動大規模襲擊,日本軍部下令調日11軍33師團前往配合。

  此時,剛上任11軍司令官的園部和一郎正焦頭爛額,他上任后連續發動的數次“短距離截斷作戰”都未取得預想的戰果,日軍部已表示不滿,此時11軍主力之一33師團被調走,南昌地區將隻有一個34師團防守,對急於發動新的攻勢挽回顏面的他可謂“雪上加霜”。於是34師團長大賀茂向園部建議,乘33師團尚未走,發動一次進攻。正好日本在華派遣軍從上海調來的池田獨立混成第20旅團到達南昌,日軍在南昌地區約有2個半師團6萬余人的力量。園部遂批准大賀茂的行動方案,計劃北路33師團自安義武寧直扑奉新一帶中國守軍70軍,南路池田旅團從義渡街出發渡錦江從后背打擊上高等地中國軍隊,中路第34師團則兵發西山、大城,圖謀向西一舉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營壘。上高戰役就這麼倉促發動了。

  上高城位於江西西北部,距省會南昌120公裡,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從南昌到長沙的湘贛公路,一旦日軍佔領上高,就會從側翼對湖南的第九戰區主力造成極大的威脅,而中國軍隊要反擊南昌,也務必控制上高。

  驕狂冒進日軍“偷雞不著反蝕把米”

  日軍十分驕狂,欲以兩個半師團還不到的兵力尋殲19集團軍主力。中方判明其企圖,決定在第一、二線陣地節節抗擊,遲滯和消耗日軍,待疲憊日軍進至第三線主陣地時,集中兵力予以反擊。

  3月15日凌晨,日軍主力分三路攻向上高地區。在中國軍隊的“配合”下,日軍進展“順利”: 北路日33師團當日中午佔領奉新,16日進至棺材山、車坪附近。南路日獨立混成第20旅團渡贛江,沿錦江南岸西進,至17日,先后佔領曲江、獨城等地。中路日主力34師團16日由西山、萬壽宮沿湘贛公路和錦江北岸向西突擊,當日佔領祥符觀、蓮花山。17日晚,中國守軍主動放棄高安。

  三天內進展迅速,日軍很是驕傲,不料之前不過是中國軍隊誘敵深入的戰術而已。所以日軍很快就嘗到了灰頭土臉的感覺:

  北路日33師團尾隨退卻的70軍殺到上富一線,70軍突然死戰不退了,苦戰1日后,贛北地區的川軍30集團軍72軍突然從側翼增援過來,切斷了33師團退路。33師團遭兩翼夾擊,19日后撤返回奉新,認為配合第34師團作戰的任務已經完成,遂轉入休整,准備調往華北。后來看,這成為戰局轉折的關鍵點。

  南路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主力北渡錦江,與第34師團會合,以加強上高正面的突擊力量。而留在南岸掩護左翼的1個步兵大隊“贛江支隊”被川軍26師在泉港附近截擊,被殲大半。

  境況最糟糕的是中路日軍主力34師團。該師團18日佔領高安后繼續向中國第三線陣地進攻,卻遭遇中國74軍的堅韌防御,日軍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猛烈進攻達6天卻進展甚微。而此時日33師團已后撤,34師團側翼暴露,第九戰區抽調川軍王陵基29集團軍72軍陳良基、傅翼兩個師由三都兼程南下,與友軍73軍、79軍從兩翼趕到戰場,對第34師團構成合圍。日軍全線動搖,急忙向11軍司令官園部求救。11軍對這次“短距離截斷作戰”事先也未予特別重視,此時才發現33、34師團缺乏協同,事態嚴重,趕緊命令33師團和其他后方部隊緊急出動救援。33師團一路上遭遇到川軍78軍和70軍的層層阻擊,苦戰3天才將包圍圈撕出一個缺口。27日,第34師團在33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0旅團接應下,終於突出中國軍隊包圍圈。

  中方不舍追擊。川軍受命,王克俊師、傅翼師、陳良基師聚殲殘敵。28日凌晨,王克俊師適遇34師團向東退卻的大隊人馬,當即阻擊,鏖戰一天,待友軍趕到,咬住第34師團后衛,全殲守敵600余人。到31日,中國軍隊已完全恢復戰役前的陣線,4月3日,日軍已龜縮進原陣地憑險固守,中方指揮官羅卓英遂下令停戰斗。

  這一戰役,中方統計戰果為:自身傷亡2萬余人,斃傷日軍少將步兵指揮官長岩永汪、大佐聯隊長浜田以下1.2萬余人。34師團和獨立混成20旅團傷亡都超過50%。日軍高層震怒,將園部和一郎解職,由阿南惟幾中將為11軍新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上任還不到一年就“下崗”,成為任期最短的11軍司令官。成都晚報記者 周浩波

  在上高會戰整個圍殲追擊日軍的戰斗中,王克俊率領的49軍26師打得十分勇猛。

  王克俊,四川岳池人,別號杰夫,是少數幾位在第三戰區“打滿全場”的將軍之一。其所在的26師是川軍建制,以川人為主。從1937年的淞滬會戰,到1944年的衢州戰役,王克俊都率部受命參戰。在上高會戰中,王克俊指揮76團在贛江阻擊日軍渡江部隊,戰斗十分激烈,團長和副團長先后負傷退出戰斗,王克俊拔出手槍走上一線陣地督戰,終於在激戰一下午后,將日軍擊退。戰后,部隊中的官兵編了一句順口溜:“撼日軍易,撼杰夫難”。

  很多老兵說,這一仗是26師在整個抗戰期間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來源:成都晚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