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律師”商建剛 轉行當法官不考慮錢

2015年07月02日08:12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千萬律師”商建剛 轉行當法官不考慮錢

商建剛

  每年為律所創收超千萬,稱法官律師相互轉行是良性交流循環

  近日發布的《2015上海市選任高級法官、高級檢察官擬錄公示》顯示,曾作為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的商建剛被確定為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三級高級法官擬任人選。

  商建剛是知識產權領域的知名律師,他一年為律所創收超過千萬,被稱為“千萬律師”。為何要放棄待遇豐厚的律師職業,突然轉行當法官?日前,商建剛接受新京報記者獨家採訪,談了他對律師職業、法官離職現象的看法。

  【法官遴選】

  考試全是問答題有難度

  新京報:法官遴選考試對於公眾來講很“新鮮”,與司法考試有什麼區別?

  商建剛:法官遴選考試與司考不同的是沒有選擇題和填空題,全部是問答題,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大概有四道題,會有案例分析,還有考查思維邏輯的題目﹔面試三道題,也是問答,考試反應、表達等法官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具體內容就不透露了,以后還有人要參加考試。

  新京報:法官遴選考試對你來說困難嗎?

  商建剛:難度肯定是有的,筆試的時候,我們所有考生一起參加,對面就是監控攝像頭直對著你﹔面試的時候,我們需要面對遴選委員會的成員,在看到問題后15分鐘就要全部給出答案。

  【轉行原因】

  當律師16年無新鮮感

  新京報:據說你做律師收入過千萬是嗎?

  商建剛:這個有點夸張,但我每年給律所的創收額的確超過千萬。

  新京報:作為律所的高級合伙人,又能為律所帶來如此高的收益,你為什麼決心“轉行”呢?

  商建剛:我在律師行業工作16年了,這個工作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新鮮感。我所在的律所比較專業,我們每天的工作流程大致就是就一個案子與公司方面談判,或者派助理溝通,解決問題,然后再不斷重復這些內容。

  新京報:現在稱呼你商律師,過幾天就要稱呼你為商法官了,對這種改變適應嗎?

  商建剛:前天,我剛把律師証交上去了,現在已經不能再執業做律師了。做律師與做法官的思維以及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法官要求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的學術專業度更高一些,我認為自己是個適合做學問的人。

  【律師收入】

  錢賺到一定程度沒有太大意義

  新京報:做法官是你的理想嗎?

  商建剛:不僅是我的理想,這應該是所有在法學院的學子都曾經有過的理想。

  新京報:法官職業對你的吸引力在哪裡?

  商建剛:有兩方面的問題激發著我的好奇心。

  我是做知識產權保護的,一方面,我很想知道,我們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界限,哪些要保護,哪些不去保護,哪些保護得多一些哪些少一些,這是一個我很想探索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具有自由裁量權,那麼這個自由裁量的邊界在哪裡,我也想探索一下。

  新京報:你考慮過做法官和做律師,收入方面會有很大差距?

  商建剛:我對收入這方面沒有什麼太多的追求,做律師的時候,每年收入要上繳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稅,但是錢賺到一定程度就沒有太多的意義了,多一些少一些都不會影響生活質量。我計算過,在上海,每年50萬元的收入,就可以確保我的生活各方面都不錯,這部分收入我通過投資理財也可以實現。

  新京報:成為一名法官后,你有什麼願望?

  商建剛:對於未來的職業,我現在有兩點想說,一是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二是希望社會各界能給予我呵護和包容,畢竟,作為一名法官,我才剛剛開始。

  【法官離職】

  法官走向社會是好事

  新京報:怎麼看待一些地方出現的法官離職現象。

  商建剛:我認為選擇離開法院的人仍舊懷有著崇高的理想,選擇離開是他們的權利。社會的評價和判斷體系不能太過單一,我認為離開法院走向社會是一件好事。

  新京報:為什麼說法官離職是好事?

  商建剛:法官離職做律師,與律師辭職當法官,有助於法律共同體的發展,也是一個良性的交流循環。法官離職改做律師,將更加專業的學術帶到律師隊伍,同時,由於他們曾任法官,不會出現纏訟鬧訟的情況﹔律師改行做法官,會更加理解律師,也更能了解一個案件背后的社會意義。(記者 王巍)

(來源:新京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