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5年,這裡創造了世界港口史上罕見的“天津港速度”,並迅速成長為全球第四、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在“一帶一路”、自貿區、濱海新區的多重政策利好疊加下,這個百年大港已做好了再次擁抱機遇、續寫輝煌的准備。
“目前,我們有120條集裝箱班輪航線,每月航班達500班以上,與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貿易往來。”讓天津港集團集裝箱業務部副部長孔維東倍感自豪的是,世界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船可自由進出港區,天津港已邁入了“大船時代”。
對於港口來說,“大船時代”意味著用速度說話、以效率取勝。目前,航運業船舶大型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對港口在航道建設、設備更新及管理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誰能及時跟上,就能抓住發展機會,也就抓住了航運市場。”天津港集團黨委宣傳部長陳濤說,天津港之所以能不斷刷新市場“紀錄”,靠的正是不斷創新。
在發展思路上,天津港果斷摒棄“深水深用、淺水淺用”的傳統觀念,前瞻性地提出建設國際深水大港的目標。經過多年努力,天津港成為世界上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今年1月1日,天津港還正式啟用復式航道,意味著通航能力從“雙車道”跨入“四車道”,通行效率提高近三成。
“目前,天津港正在建設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全激光測距,如同無人駕駛,完全不受天氣影響。建成后,這個吞吐量300萬標箱的智能碼頭,管理隻需幾十人。”陳濤說。
一方面做精傳統港口業務,一方面主動求變、多元發展,在國際物流、港口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港口綜合配套服務等多個板塊同步發力,天津港正從“交通運輸樞紐”向“全球資源配置樞紐”轉型升級。
天津港是目前我國唯一擁有滿洲裡、二連浩特和阿拉山口(霍爾果斯)3條大陸橋過境通道的港口,也是我國連通新歐亞大陸橋經濟走廊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起點。
“天津港通過海上、陸上航線網絡的構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其戰略支點作用不言而喻。”天津港研究中心博士龍磊說,天津港可借勢“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進一步加快港口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定位,正成為天津港未來發展的新航標。由海向陸,以陸橋過境通道和海鐵聯運為載體,打造國際物流的暢通大通道﹔由陸向海,推動港口功能、口岸功能和自由貿易功能向內陸腹地延伸,構建覆蓋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線網絡。天津港已在北京和河北的衡水、唐山等地設立了25個無水港,以及銀川、石家庄等5個區域營銷中心,實現了對港口主要腹地的全輻射。
在港口綜合服務功能的拓展上,天津港借力自貿區優勢,推進東疆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搭建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創新實施“線上無水港”等港口電子商務項目,推進金融與港口裝卸、國際物流等其他業務相互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投資與貿易便利化水平。
“概括地說,我們所做的就是一個基礎、兩個便利和若干平台。”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國際貿易服務公司綜合部副經理王宇說,天津港早在自貿區設立之前就成立了貿易服務公司,旨在通過提供平台服務,促進投資與貿易便利化,最終形成若干個具體的貿易平台,比如汽車貿易平台、酒類貿易平台等。
國際郵輪母港是天津港拓展綜合服務功能的另一張靚麗名片。在天津港國際郵輪碼頭,“‘海洋贊禮號’2016年6月天津首航”的大幅廣告十分搶眼。天津國際郵輪母港負責人吳達說,作為皇家加勒比公司最新最先進的郵輪之一,“海洋贊禮號”首航選擇天津港,正是看好天津發展郵輪經濟的巨大潛力。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自貿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重大國家戰略,天津港有望對我國南北互動、東西相聯的深度開放與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天津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麗麗說。(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武自然 韓秉志)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