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高考成績正式發布。隨著媒體爭相報道高考狀元、各區縣和學校紛紛發布高考成績,公眾的目光再一次因為高考而聚集。今年的高考注定要成為焦點——首次實行考后報志願、市屬高校新增“雙培”“外培”計劃、高考命題融入學科改革思想……種種變化也讓今年的高考成績充滿了話題性,也更具有裡程碑意義。為此,本報特梳理和盤點出2015年北京高考出分的那些事兒。
首次公布排名填志願改考后
6月23日中午12點,在北京6.7萬名考生相繼拿到自己的高考成績、獲悉高招各批次錄取線的同時,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上,三類高考考生分數分布表也隨之公布。這是北京首次在高考出分時公布高考成績一分一段排名情況,考生可根據一分一段查詢到自己的排名。
“一分一段”排名按全國加分和含全國性及地方性加分的兩列公布,每個分數段考生人數及總人數均在表上可查。北京市高招辦主任袁槐蓮表示,首次公布一分一段,是結合今年北京志願填報重大改革做出相應調整。其目的就是讓考生“三知道”,即:知道自己分數,知道分數線,知道自己在全市的排位,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在志願填報的時候對自己有准確定位,合理填報志願。
今年,北京首次實行考后知分報志願,本科一、二、三批次實行大平行,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截止到昨晚(29日)8時,考生們已完成了本科批次志願和單考單招的志願填報。盡管已知道了自己的分數和排名,但在實際填報志願過程中,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比較困惑。
由於今年的志願填報方式和錄取方式都發生了改變,院校往年錄取情況的參考價值已大打折扣,如何避免分數接近的考生志願扎堆成為最為糾結的一個問題,尤其是那些成績在各批次線上10至20分的考生面臨的風險會更多。今年各院校的錄取分數是否會實現理想的梯度分布,還是會因為報考扎堆導致部分院校錄取線拉高……這一切都將隨著高考錄取開始逐漸揭曉。
高分考生增多狀元不是學霸
每年高考成績揭曉,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就是“狀元是誰”。和去年一樣,今年的文理狀元是兩名女生。人大附中劉智昕以721分摘得理科狀元,北師大二附中學生蔡雨玹以總分699分成為文科狀元。
對比近三年北京文理狀元的得分可發現,理科狀元的成績都在720分左右,高考滿分為750分,這樣的成績已高得令人咋舌。然而,與往年狀元基本都為學霸所壟斷不同,今年成為文理狀元的兩位女生並不是傳統
意義上的“學霸”。劉智昕形容自己是“普通班的小菜鳥”,無法躋身重點班。蔡雨玹坦言自己稱不上“學霸”,在二附中高手雲集的文科實驗班,自己最多是塊“學酥”,就是“看起來是一整塊,一碰就碎了”。
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介紹,今年考生成績普遍提高,考生成績整體呈現正態分布,比較准確地反映了考生的實際學業水平。今年全市有4048名考生高考成績在650分(不含加分)以上,比去年增加1732人。其中,文史類650分以上有489人,比去年增加219人﹔理工650分以上3559人,比去年增加1513人。
臧鐵軍分析,導致高分考生增加的原因有多個,今年高考試卷難易度適中,加上近年北京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高中階段優質教育資源更加豐富,使得學生整體素質有所提高。他強調,所謂“狀元”的產生具有偶然性,考生發揮不同,拿到一張試卷感覺不同,心理和生理的變化都有所影響,很可能一道題換種解答方式,狀元就是另外一個人了。
東西海穩居高位朝石豐后勁十足
今年北京共有67816名考生報名參加高考,在文、理科統考考生總人數下降的背景下,今年北京文、理科考生本科和一本上線率均雙雙實現了提高,這在各個區縣的高考成績中也有直接體現。
首先是西城、海澱、東城三大教育強區。作為北京市考生規模最大的區縣,海澱區的高分段考生人數保持全市領先。其中,文科650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的43%,600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的33%﹔理科700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的54%,650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的45%,600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的38%。西城區則體現出高考成績的優質均衡,全區半數以上學校平均分超過一本線,其中理科區均分高於一本線33分,文理科區均分高於一本線的學校各有15所學校。在西城理科生中,每4人就有一名650分以上的考生,近一半的西城文科考生成績均在600分以上。東城區今年高考文科一本上線率近五成,理科一本上線率近七成,文理科本科上線率均超過九成,有近三分之一的學校理科一本上線率達到100%,650分以上高分段考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作為北京新興城區,朝陽、豐台、海澱的教育備受專注,近年來各區縣通過名校辦分校、合作引進辦學、教育集團聯盟等多種形式提升區域教育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收獲了豐碩的成果。如朝陽區今年一本率實現了較大突破,達到51.91%,比去年提升了4.34個百分點。本科上線率達到了92.02%﹔豐台區的一本率達到49.2%,相對於去年提升了7.8個百分點﹔本科上線率達到87.8%,相對於去年提升了5.67個百分點﹔石景山區文科一本上線率40.2%,理科一本上線率50.4%。
遠郊區縣報喜成績屢創紀錄
在六大城區公布高考成績的同時,各遠郊區縣也紛紛晒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績單,這樣的情況在往年並不多見。
盤點部分遠郊區縣公布的高考成績可發現,各區縣本科上線率均實現了大幅提升。順義區今年各批次上線率均比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其中,一本上線率為34.97%,比去年提升10余個百分點。全區本科上線率為72.89%,比去年提升9.89個百分點。門頭溝區的本科上線率大幅提升,達到79.25%,比去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房山區的本科上線率連續兩年突破70%大關,到78.34%,比去年提高7.42個百分點。密雲的本科上線人數1624人,上線率84.29%,比去年提高1.7個百分點﹔一本上線率33.8%,比去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文科一本上線率23.2%,理科一本上線率36.6%。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京“北大門”的延慶縣,盡管沒有城區優越的師資和豐富的教育資源,但在今年的高考中又一次刷新了歷史紀錄。今年延慶縣高考達到600分以上考
生174人,本科上線率達87.23%,文科各科平均分和總分平均分均超過北京市平均分,創歷史新高。
延慶的高考成績之所以能進步神速,與獲得“外援”的幫助有很大關系。自2012年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已連續4年對延慶中小學教師、學生進行一系列學科培訓,特別在英語高考成績上取得了突飛猛進。2012年延慶英語與北京市平均分相差9.98分,今年文科超北京市平均分5.01分,理科與北京市平均分差距縮小到2.56分。
牛校地位難撼普通校放異彩
盡管教育主管部門已不再強調以升學率論英雄,但每年高考出分時,也是各高中暗自較勁比拼高考成績的“戰場”。在高考成績公布當天,就有一份《北京市文理科高考平均分前十名中學名單》在網上悄然流傳,這份名單以學校為單位,分別對全市各高中的文理科高考評價成績進行排位,堪稱一份“北京最牛學校排行榜”。
在這份榜單中,高考文理排名前十的學校均被西城和海澱示范高中佔據,共出現了12所中學的名字,其中有8所在兩個名單中都有出現。如北京四中囊括了文理第一名,毫無爭議地成為今年高考成績最好的中學。北師大實驗中學緊隨其后,也分別拿下了文理第二名。對比近三年數據可發現,四中、實驗中學的高考成績一直穩居全市前列,除去年四中文科排名曾落到全市第四外,其余都穩居前兩名左右,展現出牛校難以撼動的霸主地位。
與這些超級中學在高考中穩定發揮相呼應的是,今年多所普通校的高考成績也大放異彩,如西城區今年本科100%上線的學校共有33校次,文理均實現100%上線的學校中,除了四中、實驗這樣的示范高中外,還有魯迅中學、三十一中等普通高中。北京三中作為普通校,今年高考成績繼續保持上升勢頭,文理均分都超一本線,
理科563.3分,一本上線率73.1%。文科本科率100%,均分586。文科最高分652,接近四成的學生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上﹔22中文理本科上線率為100%,一本總上線率46.4%。數學實驗班一本上線率77.7%,二本上線率100%,600分以上人數9人。
作為美術特色學校,工美附中共119名考生參加考試,全部超過藝術類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半數學生在500分以上,最高分619分,參加北京市美術統一測試通過率為100%。這也意味著高考升學率可以達到100%。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源基地實驗學校,該校有29人已取得了合格証書,位居全國榜首。
京華時報記者張靈京華時報制圖謝瑤
(來源:京華時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