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樂男子被馬蜂蜇毒蛇咬 靠吃草藥喝溪水爬回家
雖然今天就能出院了,但昨日接受採訪時陳劍鋒仍感覺頭暈
東南網6月2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章微 文/圖)時,陳劍鋒不小心頂到了頭上的一個馬蜂窩。他剛想抬頭看看是什麼東西,兩三隻馬蜂就橫沖直撞扎了他的額頭。他感覺腦門一陣劇痛,接著不知怎麼回事,就跌落山坡,還好山坡隻有三四米的高度。
摔落水塘 遭銀環蛇咬
不偏不倚,陳劍鋒掉到了山坡下一個1米多寬的小水塘裡。他感覺左手按住了什麼,接著就是一陣像針扎一樣的痛,抬手一看,一條黑白相間隻有拇指粗細的蛇狠狠咬住了他左手。
“銀環蛇!”陳劍鋒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毒物。他本能地想把蛇甩開,卻一直甩不掉,隻好用右手去抓蛇,結果右手也被咬了一口,蛇隨后逃走。
沒一會,陳劍鋒就感覺渾身酥軟,站都站不起來,關節也開始酸痛,接著他就癱軟在地了。他想呼救,卻發現喉嚨被“鎖住”(呼吸肌麻痺),根本無法發聲,全身也無法動彈,漸漸睡過去了。
吃草藥喝溪水 終於爬回家
等醒來時,天已經亮了,陳劍鋒發現自己身體稍微有點知覺了,可身上的手機卻找不到了。他開始爬著找草藥,自認為能解蛇毒的草藥他都吃了。“想多找些草藥,可找不到,我也動不了。”陳劍鋒說,吃了些草藥,喝了不少溪水后,他又昏昏沉沉睡過去了。等再次醒來,好像是第三天了。
這時,陳劍鋒發現自己身體更有知覺了。他覺得很餓,胃如火燒一般難受,但他告訴自己爬也要爬出山,這樣才有救。於是,他撐著站起來,走兩步,摔兩步,有時實在站不起來,就爬一段。就這樣跌跌撞撞,他也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一路半走半爬,回到了家。
在家等他的母親看到衣衫襤褸的兒子,高興得哭了,趕緊通知已經找了他三天的丈夫和大兒子回家。隨后,陳劍鋒被送到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
揭秘 進入體內蛇毒可能較少 草藥有助解蛇毒
“我從醫這麼多年,這樣離奇的蛇傷也很少見到。”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的王世軍醫生說,陳劍鋒被送到醫院時兩眼睜不開,看東西有重影,咽喉疼痛,頭暈,四肢乏力,是典型的神經蛇毒的中毒症狀。而銀環蛇的蛇毒就是神經毒素。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它具有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痺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痺,最終導致人死亡。人被咬傷后,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后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而陳劍鋒被咬2天后,才被送到醫院,為何能逃過一劫?
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王世軍醫生推斷,最大可能是進入陳劍鋒體內的銀環蛇蛇毒比較少。他說,這條銀環蛇可能比較小,毒液較少,或者這條蛇此前可能因為捕食,已經噴射了一部分毒液,咬陳劍鋒時毒液已經比較少了。這兩種原因都導致陳劍鋒中毒比較輕。
王世軍說,陳劍鋒醒來后吃了草藥,據他所說是半邊蓮、一掃光。半邊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一掃光為菊科植物,用於祛風除濕,清熱解毒。這兩種草藥都有解蛇毒的功效,對於血循毒素的蛇(如竹葉青)比較有效。
“但銀環蛇的毒素屬於神經毒素,這兩種草藥是解不了神經毒素的,隻能說有所幫助吧。”王世軍認為,更主要的原因估計是進入他體內的蛇毒較少,他中毒較輕。
□小貼士
遭蛇咬傷這麼急救
今年以來,光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就收治了100多例遭蛇咬傷的患者。而每年該中心要收治300~400例蛇傷患者。尤其是進入5月后,蛇傷高發,市民被蛇咬傷后該如何是好?
王世軍醫生說,被蛇咬傷的6小時內為最佳救治時間,若不小心被毒蛇咬傷,首先要盡量保持原地不動,及時呼叫他人來救援。
接下來,就是在近心端的下一個關節進行傷口綁扎。綁扎不能太緊,綁扎之后,每15~20分鐘要鬆開2~5分鐘,之后繼續綁扎,避免局部組織缺血壞死。隨后要迅速、及時、有效地沖洗傷口,用流動的清水或者肥皂水沖洗﹔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2%高錳酸鉀溶液、雙氧水等沖洗。洗淨后,用小刀等利器切開淺淺的口子,檢查有沒有折斷的毒牙。
另外,還可用火柴頭瞬間灼燒傷口,因為蛋白質是蛇毒的主要成分,用局部的高溫可以破壞一部分蛇毒。但被咬后超過30分鐘用此辦法無效。
他還特別強調,被蛇咬傷后無論傷情嚴重不嚴重,都要及時上醫院。
(來源:東南新聞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