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止咳露不知不覺染毒癮
青少年吸毒人數增加,心理脆弱復吸率高
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
“6·26國際禁毒日”系列報道①
“我最長一次有半年沒有碰過海洛因,但有一次在路上碰到毒友,就又復吸了。”近年來,青少年吸毒人數增加,戒毒后復吸人數也有所攀升。青少年主要通過哪些渠道沾染上毒品,斷絕毒癮難在何處?日前,記者來到羅浮山自願戒毒醫院,對那裡的莞籍戒毒青少年進行探訪,以期給未成年人敲響警鐘。
獵奇心理染上毒癮
東莞市公安局戒毒所去年曾有統計,該所40%戒毒人員是25歲以下的青少年。惠州市羅浮山自願戒毒醫院的統計數據也與此相呼應,這裡是距東莞最近的民間戒毒醫院,與強制戒毒相比,更自由更注重心理輔導。每年有1500多人次來醫院戒毒,其中東莞人約佔一半。院長何志軍介紹,戒毒所80%以上是30歲以下的青少年,近年來吸毒史為2-3年、年齡在10到20多歲的吸毒者數量增加,年齡最小的僅有14歲,不少是在東莞一些職業技術學校就讀的在校學生。其他年齡的毒癮患者中,初次接觸毒品的年齡,絕大多數都是在青少年時期。
何志軍說,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從喝止咳露開始染上毒癮。阿湛15歲,初二開始喝止咳水成癮,他是在班上其他同學的推薦下喝上的,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這是毒品。13年來,他說自己“喝過了整個廣東的止咳水”,價格從剛開始的8-10元每瓶喝到現在的150元每瓶,一天最多要喝10瓶。有一次在桂林旅游時毒癮發作,他連夜開車800公裡回廣東買止咳水喝。高三畢業后,家人找了關系讓他去當兵,尿檢不合格,他才知道自己染上的是毒癮。隨后,阿湛把家人給自己做服裝生意的80萬元都拿來買止咳水,事業一敗涂地。
也有人因為不了解毒品而吸食。阿東在初三時因為受表哥慫恿,開始吸食海洛因,最多時一個月吸毒花費上萬元。
何志軍介紹,目前新型毒品流行,許多毒品改頭換面,一些青少年誤以為這些不是白粉,不容易上癮。但其實,吸食新型毒品將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直接的損害,會導致很強的精神依賴,會對人的機體產生巨大危害,用藥以后可能發生傷人、自殘等暴力行為,尤其是對青少年危害性極大。
大多缺乏家庭關愛
戒毒醫院曾對自願戒毒的東莞青少年吸毒人員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半青少年來自東莞本地家庭或外省人在東莞做生意的家庭,很多人家境都相當不錯,但往往父母忙於生意而無暇顧及他們的成長,他們染上毒品。
小智從小跟隨爺爺奶奶長大,18歲那年,爺爺遭遇車禍不幸去世,隨后奶奶離世,同一年,他崇拜的姑父也被查出患上晚期肝癌。小智的父母將他接到自己身邊,小智總感覺和父母格格不入,流連於娛樂場所。有一天,有朋友遞給他一個紙包,說如果吸食了這個就不會再有苦悶的感覺。紙包中正是冰毒。小智很快成為了一名癮君子,他說每次吸上毒品,就會忘記現實中的痛苦,幻想爺爺奶奶還活著,無法自拔。
老張夫妻倆多年經商,家境豐厚,獨生女兒小張長得漂亮,人也聰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擔任班干部。3年前,老張夫妻間感情出現了危機,爭吵夾雜著冷戰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后,最終二人選擇了離婚。小張一氣之下,選擇了出國留學。在國外失去了父母的監管,又懷著自暴自棄的報復心理,最終陷入了毒品的深淵。
目前,兩人都在戒毒所內積極治療,小張的父母還放下工作親自陪在女兒身邊,目前二人的康復效果都不錯。
避免復吸斷心癮是關鍵
何志軍說,目前看來,戒毒之后,如果仍然回到原來的環境中,再次受到毒品的引誘以及抗拒不了的心理因素,很容易引起復吸。目前國際上公布的復吸率高達90%。相比於成年人,青少年的毒癮更難戒除。成年人多是自願來中心戒毒,而不少青少年是家長送進來的,很多人還沒認清毒品的危害性,心理上只是家長“要我戒”,而不是“我要戒”。他建議,戒毒后最好能遠離原來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阿東告訴記者,自己最長一次有半年沒有碰過海洛因,本來以為已經戒毒成功了,但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以前的毒友,受他慫恿就又復吸了,而且吸食的量還比以前更大了,幾乎每天都要吸。
再次,戒毒人員回到社會中,面臨工作、學業問題,往往容易受到歧視,令他們在工作、求學上受挫,這會令他們產生逃避的念頭,重回吸毒的短暫愉悅中。阿湛告訴記者,自己之前談了三個女朋友,兩個都是大學生,但是因為知道了他喝止咳水成癮,都和他分手。因為分手的痛苦,阿湛加大劑量麻醉自己,越陷越深。現在,阿湛交往了一個在醫院工作的女友,在她的支持下,阿湛走進戒毒所,決定要與毒魔了斷,“如果這一次我不積極主動來戒毒,下一步我可能會賣掉我的房子來喝止咳水了。”
何志軍建議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及時給予關注、理解和尊重。他也呼吁社會上能有社工、心理專家加入,幫助他們進行情緒調節訓練,教會他們一些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
(為保護隱私,本文所涉戒毒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個案
大二男生吸毒五年 為了女友決心戒毒
一個月前,大二學生阿東在女友小歡的陪伴下,來到羅浮山戒毒醫院自願戒毒。外表看上去,戴著眼鏡、文弱的他和一般大學生沒有什麼差別。他從初三開始吸毒,已有毒癮5年。小歡發現他吸毒后,兩人爭吵過多次,阿東說不想連累女友提出分手,但是小歡不肯離開,說願意陪阿東一起度過,這讓阿東下定決心痛改前非。
初三那年,家住東坑鎮的阿東看到表哥正在吸食一種白色粉末,表哥連說“弄一下”,好奇的阿東便吸了一點點,當時立刻出現了嘔吐頭暈的症狀,非常難受。阿東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陷了進去。每個星期住校回家,表哥都會讓他繼續吸食,還讓他找了五六個朋友,還有表哥的朋友一起來“玩”。直到高二,阿東說自己的量都是一個月一兩次,並沒有感覺到上癮的症狀。
但到了高二高三,毒魔漸漸露出猙獰的面孔。阿東說幾天沒吸白粉,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沒力氣,不想做事。他這才去查資料,知道表哥給自己提供的白粉就是毒品海洛因。阿東說自己很恨表哥,也是這時候才知道表哥的父親是販毒的。
高三暑假,因為跟表哥及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多了,阿東吸毒的頻率增加。但就是這時候,其中兩個毒友在外吸毒被警察抓住送去強制戒毒兩年。阿東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想要戒毒,他換掉了手機,不再聯系以前的毒友。開學后,他到從化上大學,期間半年時間,他都沒有再沾染毒品。這時,他認識了女友小歡,阿東以為自己戒毒成功,所以也就瞞著她自己的毒史。
可就在大一軍訓結束放假回家時,阿東在路上又和以前的毒友重逢,受他鼓動,在戒毒半年后,阿東又一次吸上了海洛因。復吸后,阿東的毒癮更加嚴重,基本每天都要吸食,最多的一個月吸了1萬多元錢。學業也因此耽誤,他說毒癮上來了,在教室裡一分鐘也坐不下去,更不要說有精神上課了。為了不讓同學知道自己吸毒的事,阿東隻能選擇逃課。
小歡這時發現了阿東吸毒的事,兩人吵架鬧得很凶。阿東說當時就覺得自己人生無望,也不想連累小歡,多次提出分手。沒想到小歡不肯,說一定要幫助阿東把毒戒掉。阿東休學來到戒毒醫院戒毒。醫院允許家人陪伴,學校一放假或者沒課,小歡就從從化坐車來羅浮山陪阿東,幫他解悶打氣。阿東說這次一定要戒掉毒癮,然后去父親的工廠幫忙,要給小歡一個好的未來。
(為保護隱私,本文所涉戒毒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郭文君
(來源:南方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