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堂血案死者家屬寬恕凶手:不讓仇恨得逞

2015年06月21日07:12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美教堂血案死者家屬寬恕凶手:不讓仇恨得逞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黑人教堂槍擊案當地時間19日舉行首次聽証會,犯罪嫌疑人、21歲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借由視頻連線出庭。庭審中,多名受害人親屬悲痛落淚。美國總統奧巴馬同一天說,這起血案表明種族主義的“疫病”在美國仍然存在,國會應當放行更嚴格的槍支管控提案,解決槍支泛濫問題。

  多名家屬選擇寬恕

  當天的聽証會為保釋聽証,持續14分鐘。犯罪嫌疑人魯夫在兩名看守護衛下,從關押地借由視頻連線方式出庭。他身穿囚服,全程低垂著頭,隻在法官詹姆斯·戈斯內爾問他是不是沒有工作時回答了一句“是的,先生”。

  庭審中,多名受害人親屬依次發言,一些人難掩悲痛的同時卻選擇給予魯夫寬恕。

  “我承認我非常憤怒,”在槍案中痛失妹妹的貝唐·米德爾頓·布朗說,“但她教會我,我們是用愛構建起的家庭,仇恨在我們這裡沒有生存之地,因此我們要(選擇)寬恕。”

  74歲遇難者丹尼爾·西蒙斯的孫女說,受害人親屬在法庭上寬恕魯夫的做法表明,受害人“以往的生活充滿愛,他們的(精神)遺產也將被愛包圍,因此仇恨不會得逞”。

  罪名若成立將處極刑

  法庭上,魯夫的家人也通過律師首次發表聲明,向受害人親屬致以最深切的同情和慰問。“言語無法表達我們的震驚、悲痛和難以置信,”聲明說,“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感到悲傷和不知所措。”

  魯夫當前受到9項謀殺罪名指控,一旦成立可能獲判極刑。當天的聽証以法官判定魯夫不得保釋、繼續羈押而告終。美國司法部發言人埃米莉·皮爾斯說,檢方目前正從多個角度調查這起槍擊案,包括涉及“國內恐怖主義”。

  “這起令人心碎的案件無疑是想在社區裡制造恐慌,”她說,“司法部正從所有角度對這起犯罪行為展開調查,包括是否系‘仇恨犯罪’以及是否涉及恐怖主義。”

  奧巴馬呼吁控槍舉措

  奧巴馬當天在“美國市長會議”期間說,這起教堂血案提醒人們,應當對種族主義保持警惕。

  “槍手顯而易見的動機提醒我們,”奧巴馬說,“種族主義仍然是我們必須一起對抗的一場疫病。”

  針對槍支泛濫問題,奧巴馬曾在2012年康涅狄格州紐敦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后高調拋出綜合性控槍提案,但法案在擁槍團體的大力游說等重重阻撓下未能在國會獲得通過。

  奧巴馬說:“在地球上的其他發達國家,你不會目睹謀殺以如此規模和頻率上演,”他說,“每個國家都有暴力、心懷仇恨或心理不穩定的人。不同的是,並非每個國家(的人)都能如此輕易獲得槍支。”

  >>分析

  案件定性凸顯美國雙重標准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白人槍手血洗黑人教堂慘案發生后不久,案件就被初步認定為“仇恨犯罪”,而美國公眾,尤其是黑人群體和穆斯林群體普遍認為案件應屬“恐怖襲擊”。這一定性在美國引起激烈討論,凸顯出美國政府在處理類似案件時持有雙重標准。

  當地專家介紹,“恐怖襲擊”與“仇恨犯罪”的定義十分相似,都是鑒於某種意識形態和政治動機的基礎上襲擊特定人群來達到造成恐慌的目的。兩者不同的是,“仇恨犯罪”通常被定義為傳統犯罪行為並附加上對某一人群的偏見,多為事先沒有准備的自發行為,而“恐怖襲擊”則是事先有縝密安排的攻擊行為。

  在這一案件中,魯夫的室友向當地媒體証實,魯夫長期深陷種族隔離思想,曾聲稱要發動一場“美國內戰”。魯夫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傳過一張照片,照片中他身著帶有明顯種族主義標志的外套。輿論普遍認為,各種跡象表明此案有預謀,符合“恐怖襲擊”特征。

  在美國歷史上,這些由白人至上主義者所犯的案件最終都未被定性為“恐怖襲擊”,比如威斯康星州錫克教寺廟慘案。在2012年8月,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威斯康星州一座錫克教寺廟大開殺戒,打死6人並重傷3人。

  相反的是,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鬆賽爆炸案,以及上月初發生在得克薩斯州的槍擊案,犯罪嫌犯均是穆斯林,聯邦調查局立即將案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研究美國社會白人至上思潮危害性的學者皮特·錫米指出,美國主流社會普遍認為,“恐怖襲擊”都是由“外人”發動的。暴力襲擊都被認為是由精神錯亂的槍手發起的孤立事件,沒人會認為這些暴力活動與新納粹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等極端思想有關聯。“一旦嫌疑人是穆斯林身份,人們就立刻將獨立的案件和極端宗教挂鉤。”

  智庫“警察管理研究論壇”2014年一項調查報告顯示,1990年起,美國白人右翼極端勢力在美國本土發動的針對少數族裔的襲擊次數遠遠超過受極端組織影響的穆斯林發動的襲擊。該報告援引警方的話說,新納粹分子、白人至上主義者是警方面臨的最大極端主義威脅。

  18日下午,聯邦調查局才再次宣布將從各方面調查這起教堂慘案,其中包括調查此案是否為“恐怖襲擊”。

(來源:京華時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