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細菌戰衢州5萬人遇難 金庸把同學送上隔離船

2015年06月17日11:06  來源:浙江在線
 
原標題:日軍細菌戰衢州5萬人遇難 金庸把同學送上隔離船

  尋找浙江抗戰記憶·細菌戰⑥

  日軍細菌戰衢州51407人遇難 金庸曾把同學送上衢江隔離船

  【摘要】 這8年間,衢州5縣累計發病多達30余萬人,死難的人數高達51407人,成為日軍細菌戰部隊在浙江造成的最大傷害。

  前言:江南之地,魚米之鄉。富足平和的浙江,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淪陷時間最早、淪陷范圍最廣、戰爭創傷最深的省份。侵華日軍曾悍然發動滅絕人性的細菌戰,將第一枚炮彈投放在這片土地上,如今70多年過去了,流毒未除,記憶猶在。

  作為細菌戰全國第一戰場,從1939年到1945年,以731部隊長官石井四郎為總指揮的日軍細菌部隊在浙江進行了不少於3次的大型細菌戰,造成浙江省、江西省超過230多萬人身染疫病,死亡人數超過65萬人。

  今年恰逢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浙江在線遠赴東北,尋找侵華日軍細菌戰源頭,探究發動始末﹔再回歸本土,關注浙江軍民受到的傷害,關注對幸存受害者的治療救助,還原歷史真相,補上教科書裡未能寫全的部分。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了解真相、銘記歷史,我們要警示未來,維護和平,我們更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弘揚浙江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衢州市區羅漢井5號的中庭,現在立著一塊石碑。

  浙江在線衢州6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胡昊 首席編輯/趙潔)從1940年10月4日在衢州市區羅漢井5號黃家大院投下鼠疫杆菌開始,一直到1948年殘留的細菌基本清除,侵華日軍在衢州地區造成了歷時8年的流行性疾病爆發和大流行。

  這8年間,衢州5縣累計發病多達30余萬人,死難的人數高達51407人,成為日軍細菌戰部隊在浙江造成的最大傷害。

  當年停在衢江中心的隔離船也成了疫病防治的一種特殊手段。當代文學巨匠金庸就曾親自把同學送上了這裡的隔離船,並稱“這是戰爭期間唯一自覺有點勇敢的事”。包括邱明軒、楊大方等對衢州細菌戰深有研究的人士及其家屬,也都曾被送上隔離船。

  帶菌糧食投進有錢人家養魚池裡

  “與其空投細菌,莫如投下染菌媒介虫”

  現在的衢州市縣西街,已經成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兩邊的房屋多數都是這幾年新造的,只是在外表上採用了仿古的式樣,但羅漢井的房子,還是古舊的樣子,尤其是羅漢井5號。

  “1940年10月4日早上,一架日本飛機從西面飛過來,在天上繞了兩圈以后,就開始在這裡投細菌。”吳建平是現在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市受害者協會的負責人,他也是當時受害者的家屬,當時日軍進攻衢州的時候,在他爺爺身上刺了7刀,家裡還有幾個親戚,都是死於細菌戰的。

  “1940年那會兒,羅漢井5號屬於一個姓黃的有錢人家。當時房子的中間有一個池子,裡面養著魚。”吳建平告訴記者,最早一批帶著鼠疫杆菌和跳蚤的麥粒、小米、棉花、黃豆等,就是投進了黃家大院,再從這裡一路往南播撒,再經過西安門、下營街、水亭街、上營街、縣西街后,撒到了美俗坊一帶。據統計,當時在衢州播撒的鼠疫杆菌等細菌多達8公斤,相當於后來在寧波開明街播撒的4倍。

  現在的羅漢井5號,是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在原來中庭水池的位置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一九四零”,紀念細菌戰發生的年份,而房屋其他的外部陳設,幾乎都和當時一樣。這個展覽館是年過八旬的楊大方老人,在2005年發起成立的。楊老在衢州很有名,他是細菌戰真正的親歷者,在1997年,他還參加了細菌戰中國受害者訴訟原告團。

  “就在那天下午,這個池子裡的魚就死了,當時的國民政府派來了人檢查,發現好幾個掉下來的紙包裡面有跳蚤。”吳建平告訴記者,跳蚤是鼠疫杆菌最大的傳染源之一。1941年2月,731部隊負責人石井四郎在向關東軍軍醫部長尾塚匯報的時候曾提出“與其空投細菌,莫如投下染菌媒介虫,例如跳蚤效果更佳”。

  不過,當時國民政府對空投物很慎重,中午11點派來了防疫人員檢查,下午3點開始要求全城進行了大掃除。

  一時間,鼠疫並沒有像日軍期待的那樣發生,在近年來對細菌戰的調查過程中發現,當時731部隊向關東軍作戰參謀吉橋戒三匯報的時候稱:“對衢縣(即現在的衢州)的霍亂菌攻擊未成功,鼠疫攻擊也許成功。”投放細菌的731部隊航空班士兵鬆本正一也在回憶中提到,從杭州筧橋機場出發后,先后向衢縣、鄞縣(即現在的寧波)和金華投放細菌彈,“增田美保是飛行員,我是助手,井村是投彈手,衢縣和鄞縣我參加了,金華那次我沒有參加”。

  潛伏了一個月以后,到1940年11月,衢縣城區鼠疫爆發。羅漢井5號的女主人、40歲的黃廖氏是確診第3個發病的,最早確認的吳士英和鄭冬弟則住在柴家巷,兩人都隻有12歲。這3人先后在11月15日到17日之間死亡。

  1942年8月,731部隊“遠征軍”進入衢州。

  又是交通樞紐又有軍用機場

  “日本對衢州的攻擊就沒有停過”

  除去失敗的1939年細菌攻擊紹興,1940年對衢州、寧波等地的細菌攻擊成了731部隊成功實施細菌戰的開始,尤其是衢州,三次遭受細菌攻擊,成為浙江省受攻擊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

  為什麼選擇衢州?吳建平給記者說了這麼幾個方面。早在清代的《浙江通志》上,就對衢州有過很高的定位:“守兩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與敵也﹔爭兩浙而不爭衢州,是以命與敵也。”也就是說,浙江的防守,如果不守衢州,就相當於把整個浙江拱手送給敵人。在衢州的各種介紹資料中都提到,衢州是閩浙贛皖四省邊際交通樞紐,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衢州還有個機場。這個機場始建於1933年,1937年杭州淪陷后,空軍總指揮部就把衢州空軍站當作了出擊台灣和日本本島的基地,杭州空軍總站也改為衢州空軍總站,兼管江西玉山機場。1939年6月,衢州機場成了東南戰局的重心,不但周邊有大批軍隊集結,汽油、配件等戰略物資也都堆在機場。

  除了機場,途經衢州的浙贛鐵路也是當時從杭州通往內陸的通道。浙贛鐵路從杭州通往湖南株洲,是中國早期鐵路干線之一,和滬杭鐵路、湘黔鐵路、貴昆鐵路等構成中國中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鐵路干線,沿著這條鐵路就能從江南直接進攻中國內陸,於是,也成了日軍希望佔領的主要目標。

  “戰略位置特殊,加上可能對日本帶來影響的衢州機場,還有可以進攻內陸的浙贛線鐵路,日本對衢州的攻擊就沒有停過。”

  當時美國“東京轟炸”后的飛行計劃,chuchow就是衢州。

  帶菌人群成為最大傳染源

  “發現死老鼠,可以獎勵500元”

  1940年10月4日的空中播撒鼠疫杆菌只是731部隊在衢州細菌戰的開始。到11月30日,衢州被省政府確定為鼠疫疫區,當年確診人數有37人,死亡35人,死亡率高達95.4%。此后的一年,不斷有人感染鼠疫杆菌死亡,僅僅在1941年一年,衢州城區、開化等地死亡的人數就超過了2200人,而那個時候,整個衢州城區的人口也就2萬。

  第二次細菌戰在美國的“東京轟炸”之后不久。根據這兩年的調查發現,“浙贛戰役”源自日本東京的軍部大本營,目的“主要是擊潰浙江方面之敵,摧毀其航空基地(指衢州、麗水、玉山等機場),粉碎敵(指美國)利用該地以轟炸帝國本土的企圖”。1942年6月,衢州淪陷后,731部隊受命在浙贛地區擴大細菌戰攻擊,要求對常山和江山,要把霍亂菌直接投進水井和粘在食品上,或者注入水果當中﹔對衢縣和麗水,要把傷寒和副傷寒菌投入水井和粘在食品上,地面上則撒播鼠疫帶菌跳蚤。

  一個月后,731部隊和南京1644部隊組成的“遠征軍”到達衢州,石井四郎親臨衢州,要求“以返回居民為目標,造成無人地帶”。

  “一開始用轟炸,老百姓不是都逃開啦,然后等他們回來,把粘上細菌的食物留在這裡,老百姓吃了以后一段時間,再進行轟炸,老百姓又逃開去,這樣就把細菌散播到各個地方了。”吳建平說,當時日軍還專門做了3000個燒餅,裡面加了傷寒和副傷寒病菌,吃了會拉肚子的,分發給戰俘營的戰俘,再把他們放出去,讓四散逃開的戰俘去擴散細菌。

  “遠征軍”還扮成中國百姓的樣子,到衢州各縣區,播撒跳蚤和帶有疫病的老鼠,到田邊區播撒炭疽病毒,到水井裡面投霍亂、傷寒等病毒。“所以當時衢縣政府有政策,發現死老鼠,可以獎勵500塊,要是發現死老鼠不上報,就要罰款1000塊。”吳建平說,對於炭疽這樣的,就沒有辦法了,“很多人甚至是在抗戰結束后感染上的”。

  如今的羅漢井,還是保留著當年的格局和當年的房子 。

  用小船載著感染者到衢江上隔離

  “當時醫療條件下也算是一種創新了”

  盡管國民政府對疫病防治有過很多措施,但細菌傳播速度和范圍都大大超出了當時的控制能力,百姓死亡人數眾多,1942年和1943年兩年間,衢州地區15000多平民死於各種疫病。

  “我父親當年在縣城裡修鐘表,就是舍不得生意,又認為自己身體好,不會生病,就沒有逃亡,留在了疫情已經開始蔓延的縣城。”楊大方老人回憶當年的情況,依然會紅起雙眼。

  父親楊惠鳳的店距離疫區就隻有300米,一開始還沒什麼事情,但到了第二年3月,父親開始發燒,“滿身紅腫,6天不吃不喝,然后就去世了。當時年輕力壯的人,得了鼠疫一個星期都撐不過,老人和小孩一兩天就死了”,楊老回憶說,當時縣城的醫院有外國醫生,但確診是鼠疫后,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父親死后被埋在了什麼地方”。

  父親死后,楊老和母親被強制隔離了半個月,家裡的店被封了,祖母因悲傷過度也去世了,逃到鄉下的叔叔,也因鼠疫而去世。

  “為了防止鼠疫擴散,衢州也有隔離區,但和寧波焚燒疫區不一樣,衢州用的是另一種辦法。”吳建平說,當時縣政府把疫區的百姓集中起來,送到船上,船就停在衢江的中間,一日三餐有專門人劃著船送過去,這樣就把這些百姓和其他人接觸的傳播途徑給斷了,“這種方式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也算是一種創新了”。

  楊老和母親當時就是在衢江上被隔離的。而和隔離船相關的更有名的人,可能就是當代文學巨匠金庸了。

  因為日軍入侵,金庸輾轉余杭、麗水等地念書,1940年那會兒,他正好在衢州第一中學念書。

  曾經寫過《金庸傳》的作家傅國涌向記者回憶了這麼一件事,日軍空投了鼠疫杆菌后,金庸的同學毛良楷染上鼠疫,全校學生、校工等立刻逃得干干淨淨,隻有金庸與班主任老師把毛良楷送上了衢江的隔離船。事后多年,金庸在回憶時認為:“戰爭期間,唯一自覺有點勇敢的事就隻這麼一件。”

  邱明軒,被稱為“衢州細菌戰研究第一人”,他在一個月前遺憾過世,他生前也曾提到,堂叔邱希旺在動員病人進隔離所的過程中,突然高燒不退,三天后死去,被深埋在郊外,作為密切接觸者,堂叔的家人也被統一安排在衢江的船上隔離。

  作者: 浙江在線 記者/胡昊

(來源:浙江在線)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