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淘寶村”電商:互聯網思維下的反哺情懷

2015年06月10日16:52  
 
原標題:義烏“淘寶村”電商:互聯網思維下的反哺情懷

  原標題:(行進中國·美麗鄉村)義烏“淘寶村”電商——互聯網思維下的反哺情懷

金文進與他的“土味道”紅糖電商推廣團隊

陶克斌向記者展示她的創新產品線紡拖把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茜婷):在素有中國“網店第一村”美譽的義烏青岩劉村,有著許許多多青年人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故事。然而,在這些光芒耀眼的互聯網神話背后,最打動人的是那帶動鄉親勤勞致富、回饋家鄉父老的意識和勁頭。

  傳統農產品紅糖是義烏的特產之一,尤以古法加工見長,手工生產是其特色。雖然當前作坊式的生產依然存在,但隨著技術和設備的革新,特別是融入互聯網思維的營銷手段,整個義烏紅糖產業呈現出嶄新的生命力,“我們自己的一個定位就是怎麼樣把農副產品加上互聯網思維來做。因為義烏紅糖應該很出名嘛!那紅糖這一塊呢,我們本身從來源上把控品質,做了之后呢我們在營銷上可能會主打女人紅糖。就是如何去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這個是我們想去做的。”

  說話的是來自青岩劉村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園的金文進,一名典型的電商老板。金文進相信,對於紅糖這類偏功能型的農副產品,隻有依靠互聯網的營銷手段,才能刺激消費、增加量產,最終帶動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的價格水平提升到反映其市場地位的合理區間。他有這樣的論述並不奇怪,在“互聯網+”的浪潮中,青岩劉村裡的一切經營都繞不開“經營頭腦+互聯網思維”:通過准確定位、樹立品牌,來增加產品附加值,再依靠自營電商平台的銷售和針對大型電商的供貨,來實現產品銷量指數級的提升。但顯然,這不是這位年輕創業者的全部思想,“現在我們都在講農產品電商,其實農產品電商很大的一個價值就是為農民真正帶去了實惠。”

  除了企業致富以外,金文進最大的成就感在於能夠讓處於產業源頭的鄉裡鄉親們共同品嘗到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甜頭,“其實我們最開始做的時候,義烏的紅糖隻有5、6塊錢一斤,到了去年底的時候,榨糖的時候,就是核心產地那裡,紅糖一斤15塊錢,還買不到。我覺得這是對農戶實實在在的收益。”

  同樣不忘帶動村民致富的經商者還有陶克斌。她剛剛開辦了一家家居用品公司,主打針織類產品。性格爽朗的她是自家企業最好的代言人。她向記者介紹了一款她出售的線紡拖把:“效果是什麼效果呢?我自己家裡哦,我一個星期(用這個拖把)拖一次地,然后用咱們的餐巾紙可以擦不黑,地拖得特別干淨。所以說我就想推廣這個,所以我這次就拿這個去參賽了。”

  陶克斌所說的比賽是當地推廣電商平台的“網店設計大賽”。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女老板,陶克斌有著自己的拳頭產品,有互聯網平台,還有參賽的勇氣和宣傳的意識,著實讓人佩服。而更讓人對她心生好感的是,她貧寒出身卻不忘本的可貴品質,以及長年默默資助兒童的母性情懷。

  陶克斌將公司的一條生產線交給了老家村裡的留守母親們,讓她們可以在家裡利用空閑時間參與手工編織,貼補家用。這樣她們就不用同丈夫一樣跑進城裡打工,留下可憐的孩童,“我是從農村很辛酸長大的,我看到農村的一些報道經常會流淚,看到他們就難過,知道吧?我現在是這樣的,我希望我這個產品推廣出來能夠幫助更多的留守兒童,這是我最大的願望。我就想通過這種渠道,一個是提升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居家生活(品質),同時能幫助他們(留守兒童),我覺得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陶克斌表示,她曾先后資助過4名貧困及地震災區的兒童求學,“我自己也是有資助對象的,我們一直資助了有十幾年了吧,一直沒斷過。而且之前那個資助的事情我也沒往外說過,就是覺得,也沒有必要去說,但是我現在做這個項目,是不是說一下會有一點那個(宣傳效果)?”

  為了企業的更好發展,為了幫助更多的母親和兒童——這就是陶克斌質朴的心聲。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快速的互聯網思維和悠久的傳統美德之間的完美融合,濃厚的商業氛圍與綿厚的情感積澱交織與共。反哺鄉親、回饋社會在“淘寶村”人看來,就是義務,這也讓每一個來過這裡的人更深刻地記住了義烏。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