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遷徙聖戰”真相:境外恐怖組織篡改教義

2015年06月10日10:22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揭開“遷徙聖戰”真相:境外恐怖組織篡改教義

  揭開“遷徙聖戰”真相系列報道

  “遷徙聖戰”法理不容

  宗教極端勢力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歪曲教義,煽動暴力恐怖,成為國際公害。世界各國均在完善反恐法律體系,並採取措施“去極端化”,專家指出,國際社會還將進一步聯手,共同打擊極端勢力和跨國恐怖犯罪。

  境外恐怖組織篡改教義

  新疆警方近年來破獲的一系列打著“遷徙聖戰”旗號的非法出境犯罪活動,幕后都有著境外恐怖組織操縱的背景。

  中國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所長楊恕是中國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便一直跟蹤研究國際上恐怖活動的成因、特點、規律以及重大反恐活動。“境外恐怖組織在加緊向中國境內滲透的過程中,均以宗教名義自我包裝。”楊恕介紹。

  “伊吉拉特”源於伊斯蘭教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公元622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率領信徒由麥加出走麥地那,從而發展和壯大了實力,為最終光復麥加奠定了基礎。這一事件被后世的極端主義者篡改后加以利用。

  楊恕介紹,“伊吉拉特”是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既不是教義規定,更不是充斥暴力。穆罕默德留下“聖訓”:“光復麥加后遷徙不再是必須的。”十分重要的是,“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群眾與當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族群建立了很好的關系,與基督教、猶太教在信仰上實現了相互尊重、和諧共存,這次“遷徙”事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后世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成為當前暴力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源。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滲透加劇。從1996年開始,新疆一些暴力恐怖分子、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極端分子外逃出境,與國際恐怖分子和組織相勾結,篡改宗教教義、捏造“宗教迫害”,用欺詐手段煽動信教群眾“遷徙”,鼓吹“聖戰”,並依托其在境外恐怖組織基地進行暴恐訓練,繼而策劃組織境內實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境外恐怖組織大肆制作傳播暴恐音視頻,鼓吹“遷徙聖戰”等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警方破獲的案件中,90%以上的暴恐案件都受到“遷徙聖戰”(伊吉拉特)思想影響或由“伊吉拉特”團伙直接實施。

  “伊斯蘭教義中,先知從來沒有主張和提倡暴力。”新疆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說,恐怖組織宣揚的那套極端思想,本身就是對伊斯蘭教義的侮辱。“暴力恐怖活動不是‘吉哈德’而是犯罪,《古蘭經》說,‘誰要殺害無辜的生命相當於殺害了全人類‘’無論是誰,救了他人的性命,相當於救了全人類’‘你們不要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聖訓》說,‘不要傷害自己和他人’。”

  “暴力恐怖、宗教極端是當今世界性的災難,包括伊斯蘭國家人民在內的全人類都對此強烈譴責。”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說。

  “三盲”人員是易感人群

  經過十余年“遷徙聖戰”極端思想的蠱惑和教唆,近年來新疆“伊吉拉特”活動更加活躍,一些不明真相的穆斯林群眾受蠱惑后走上“伊吉拉特”之路,淪為“蛇頭”的賺錢工具。他們變賣土地、房產等生產生活資料,輾轉多個國家,往往陷入極度貧困,甚至家破人亡,而參與“伊吉拉特”的最終后果就是成為“聖戰”的炮灰。

  楊恕在國際案例研究中發現了不少荒唐的現象。“我們研究中亞的例子,發現一些極端主義者、暴力恐怖分子連《古蘭經》都沒認真看過,卻認為宗教極端勢力是穆斯林的權威,這個現象比較普遍,非常荒唐。”

  不久前,記者在新疆第一監獄舉辦的“宗教辨析會”現場,聆聽了一場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和服刑人員之間的對話。聽講的17名服刑人員,均是因犯“分裂國家罪”或“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服刑人員紛紛就在宗教方面的疑惑進行提問,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一一解答。在服刑人員的自我介紹中,他們並沒有多少宗教方面的知識,均是受宗教極端思想蠱惑走向犯罪。

  新疆第一監獄服刑人員麥麥提艾力·卡米爾丁在辨析會結束后說:“我的個人體會是,那些人(宗教極端勢力)打著伊斯蘭的旗號,就是利用人們對宗教最淳朴的感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大家得看清他們的意圖,不要誤入歧途。”

  阿布都瓦依提·賽迪瓦卡斯對《古蘭經》《聖訓》等伊斯蘭教經典有著35年學習研究的經歷,精通阿拉伯語。像這樣的宗教辨析會,他曾主講過一百多場,而此前他也曾對涉暴恐犯罪服刑人員的犯罪成因、思想動態進行大量一手調研。他總結,這類人有三個突出特點:“首先文化水平低、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低﹔第二是不懂法﹔第三是對伊斯蘭教認識不夠,甚至連基礎知識都沒有。文盲、法盲加‘教盲’,‘三盲’人員成為最易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的人群。”

  宗教極端於法不容

  宗教極端勢力成為國際公害,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近年來,受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和蠱惑,各國均有極端分子赴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進行“聖戰”,並有回流國內實施暴恐犯罪的跡象。

  根據歐盟刑警組織去年6月公布的數據,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的人數已超過3000人,其中來自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人數佔相當大的比例。

  在中國,借“伊吉拉特”之名,非法出境和參與暴恐犯罪,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介紹,去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成員國阻止本國的極端分子或恐怖分子出國參加暴恐活動。法國通過反恐法案,對涉嫌出國從事恐怖活動的人,吊銷護照、沒收身份証件。英國新反恐法規定相關部門有權沒收可能前往恐怖活動敏感國家的潛在極端分子的護照並要求其搬離原住地。

  “第二種措施是阻止已經出去的人員回國,防止這些人回流后在國內組織發動暴恐襲擊。”李偉說。英國立法規定,政府可對英籍赴中東地區參戰人員採取發布“臨時驅逐令”等管制措施,對已回流人員可採取一定人身限制措施並強令其報告出行計劃。

  李偉介紹,國際社會將傳播極端思想也納入到法律監管的范圍。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反恐法進行修改。意大利在刑法層面引入新罪,規定幕后進行宣傳、教唆、招募活動構成犯罪,被“哈裡發”和“伊斯蘭國”吸引、意欲加入恐怖組織或越境前往戰斗地區亦構成犯罪。

  各國嚴厲打擊招募人員赴敘利亞參戰的組織和個人,並以策劃恐怖主義活動罪名逮捕、控告赴敘參戰人員。

  歐盟鼓勵成員國加強對極端分子的追蹤和控制。法國在“准聖戰分子”尚未離境或抵達敘利亞之前就實施逮捕。英國在嫌疑人尚未行動之前就控告其實施恐怖活動。澳大利亞反恐法禁止公民無正當理由前往恐怖組織活躍的熱點地區,違者最高可判10年監禁。

  加大反恐力度,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各國除了完善反恐法律體系,還採取各種措施“去極端化”。“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極端勢力和跨國恐怖犯罪將成為國際社會的必然選擇。”楊恕分析。(本報記者/江聞)

  “遷徙聖戰”禁錮思想泯滅人性

  連日來,專題片《謊言包裝下的“遷徙聖戰路”》在新疆電視台多個頻道滾動播出。8日,本報記者採寫的揭開“遷徙聖戰”真相系列報道(四)——《恐怖組織說一套做一套婦女兒童飽受戕害》由自治區各主要媒體統一刊發,在天山南北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認清“遷徙聖戰”的騙局,堅定政治立場,與宗教極端勢力作斗爭。

  在事實面前,謊言不攻自破

  “加入宗教極端組織的婦女生病得不到救治,生孩子沒有專業的醫生和醫療設施,醫生甚至還隔著衣服給人打針,我和愛人看到都感到心痛。”新疆軍區某部干部劉帥說,組織內的普通成員在困頓中掙扎,組織頭目卻過著優裕的生活,在事實面前,“伊吉拉特”是最好出路的謊言不攻自破。

  沙灣縣牛圈子牧場交勒薩依隊村民阿布力哈孜說:“千萬不要上宗教極端分子的當,毀了自己,毀了孩子。我們有句諺語‘你如果干了壞事情,天堂裡沒有你躺的地方’。”

  專題片中,阿不力米提·努爾敦的慘痛經歷令人震驚,新疆軍區某部下士朱雲輝說,宗教極端分子宣揚的‘聖戰’之路和天堂生活都是虛假的,他們甚至殘害婦女兒童,希望所有人都能認識到宗教極端分子詐騙錢財、反社會的真實面目。

  “好端端的一個人就被宗教極端思想給毒害了。我既同情他們受了殘害,也憎惡他們輕信蠱惑,讓孩子跟著受罪。”吐魯番市高昌區新站干果攤攤主茹仙古麗·買買提說,大家都應好好珍惜生活,千萬不能上當受騙。

  讓婦女兒童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手中的槍代替了幼童應有快樂,婦女兒童生了病得不到醫治,隻能忍受病痛的煎熬。享樂腐敗、等級森嚴、隨意草菅人命的境外恐怖組織……”自治區第一監獄干部陳婕說,這些場景令人氣憤,所謂“聖戰”天堂,實質上是人間地獄。為了讓婦女兒童共享陽光、快樂生活,對那些極端宗教分子要嚴厲打擊,使其無處躲藏。

  婦女兒童需要社會大家庭的關愛,然而,極端分子卻打著“聖戰”的旗號,對他們進行非人道的虐待,這種行徑令人發指!瑪納斯縣委編辦工作人員錢瑞娟對此感到無比憤慨。她說:“我們絕不允許宗教極端勢力破壞我們的美好生活,要提高警惕,共同抵御極端勢力的思想滲透,讓婦女兒童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觀看了《謊言包裝下的“遷徙聖戰路”》,新疆軍區某部隊政治委員劉焜堅定地表示:“我們要積極配合駐地政府,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做好駐地群眾的教育引導工作,共同維護各族人民大團結的良好局面。”

  自覺遠離宗教極端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觀看揭秘“遷徙聖戰”真相的專題片后,吐魯番市委統戰部部長、高昌區二堡鄉古城村工作組組長艾合買提·亞森說:“‘三股勢力’為了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一方面制造輿論、蠱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動。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制造混亂,破壞社會安定。”

  從宗教極端主義的定義和現實表現來看,它不屬於宗教范疇的問題,而是純粹的政治問題。烏魯木齊市和平路街道三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帕提古麗·加帕爾說:“宗教極端主義已成為危害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一顆毒瘤,我們與宗教極端主義勢不兩立,我們隻有團結一致,才能在這場反分裂的戰役中取得勝利。”

  烏魯木齊市婦聯住友好北路片區管委會石家園子社區工作組組長劉亞紅認為,所謂“遷徙聖戰”是一小撮壞人披著宗教的外衣,以“聖戰”為幌子,實施恐怖活動,搞祖國分裂,這樣的行為是反人類、反社會的。她要呼吁社區信教群眾認清宗教極端分子的反動本質,自覺遠離宗教極端,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青年人參與所謂‘聖戰’,其實是上了壞人的當,充當了極端組織的傀儡。”烏魯木齊市騎馬山社區工作人員努爾依曼說,為了家庭幸福,為了婦女和兒童健康,年輕人更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能被謊言迷惑,要自覺與宗教極端勢力做斗爭。(本報記者李琳、趙春華、趙軍、王東、何進、哈斯葉提·居瑪通訊員王小靜、馬建山、買買提·亞庫甫、米麗古麗、董生祥、范春海、黃海、劉健、魏疆採寫)

(來源:新疆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