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在故宮舉辦

2015年06月10日04:5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在故宮舉辦

  6月2日,“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和延禧宮隆重開幕,共展出瓷器297件套。本次展覽可謂是這些明代御用瓷時隔五百年后,從生產始端到使用終端的首次聚首(圖4)。

  故宮博物院以明清皇宮遺留下來的豐富文物聞名於世,其中的明代御窯瓷器更是精彩絕倫。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御窯瓷器,歷有明一朝各個時期,品種豐富,器形齊備,品相完好,流傳有序。在明清兩代景德鎮御窯是專門為皇帝生產御用瓷器的基地,紫禁城是這些御用瓷器的唯一合法使用地。因此故宮博物院收藏明代瓷器中的絕大部分,都來自景德鎮御器廠。至今,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窯瓷器的主要單位,包括龍泉窯、磁州窯、鈞窯等不同窯場的產品在內,總數超過一萬件,而且多是清宮舊藏,傳承有序。

  根據當時嚴格的宮廷用瓷揀選制度,御器廠生產的瓷器,隻有接近完美的才能進入皇宮,稍有瑕疵即落選並被打碎掩埋。同一窯爐燒造的瓷器,自此擁有了不同的命運。在本次展覽中,它們實現了跨越五百年的歷史聚會。

  經考古發掘,御窯遺址出土的這些落選和殘次御窯瓷器,多可以與傳世瓷器進行器型、紋樣的對比。例如在本次展覽中,有一件御窯遺址考古出土的永樂青花海水紋雙耳三足爐(圖2)。該爐通體繪青花山石海水,器物造型雄偉,海浪紋氣勢磅礡。與之同時對比陳列的,是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傳世品(圖1),兩爐的器型、紋樣幾乎完全一致。另有一組宣德青花纏枝蓮紋方流直頸執壺,壺直頸、豐肩、長腹、圈足、短流、方口,流口作一葫蘆形小孔,同樣無論在紋飾還是器型上,出土品與傳世品都極為相似。

  在御窯生產的產品中,有的品種僅見於傳世品而在出土品中不見,相反的,僅見有出土品而未見傳世品的例証也同樣存在,更有當時研發的新品種以及試燒之未成功者。展品中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的宣德斗彩鴛鴦蓮池紋盤(圖3),以及永樂紅釉點彩碗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這兩種器物在傳世品中均未曾見到與之相同的。

  通過對御窯瓷器研究和御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以及對御窯、民窯瓷器的比較研究,可以發現在御器廠主導下的技術創新、研發和對外來技術的引進,在促成御窯生產技術提高的同時,對景德鎮乃至全國瓷器生產的帶動作用、對十四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瓷器生產風尚的引領作用。

  此次展覽與接下來將要舉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御窯遺址出土與傳世成化瓷器對比展”“明代御窯瓷器——御窯遺址出土與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明代御窯瓷器——御窯遺址出土與傳世嘉靖萬歷瓷器對比展”共同組成系列。通過御窯遺址出土的瓷器和傳世瓷器的對比,全面反映明代御窯瓷器的面貌及御窯的歷史,進而揭示御窯和景德鎮瓷器所反映的優秀文化內涵。

  展覽為期3個月,至9月3日結束,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可免費參觀。

(來源: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