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一江水50年 東江供水紀念儀式在港舉行

2015年05月28日19:55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共飲一江水50年 東江供水紀念儀式在港舉行

  新華網香港5月28日電(記者王欣)1965年3月1日,東江水開始跨越山巒屏障輸送至香港,解決了香港水資源不足的困局。28日,廣東省及香港兩地政府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行東江供水50周年紀念儀式,重溫東江水供港的歷史,讓香港市民飲水思源,了解開發及保護水源的重要性。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50年從未間斷的東江水,體現了國家對香港一貫的關懷和支持,更體現了香港與內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即使在內地的干旱時期,香港仍然獲得保証供水,更體現了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

  香港自上世紀40年代末起實行“限時供水”政策,隨著經濟和工業發展所需用水激增,一直面臨巨大的供水壓力。1962年,香港經歷了嚴重旱災,之后限水措施越加嚴格,那時,全港分區域每4天供水4小時。

  梁振英說,上世紀60年代,為協助香港300多萬市民渡過缺乏淡水的難關,內地無數同胞日夜不停努力,以11個月的時間,建成83公裡長的東深供水工程。

  梁振英說,未來珠三角發展對用水的需求和氣候變化帶來水文特性的不穩定,還有水污染風險的增加,都為香港帶來了挑戰。面對這些新挑戰,必須堅持“同飲一江水”的信念,繼續完善可持續水資源的管理。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出席儀式時表示,50年來,廣東省政府認真貫徹國家部署和要求,始終將做好對港供水的工作作為重要責任,先后出台13部地方性法規,成立專門的水質保護監察機構,劃定了2800平方公裡的水源保護區,確保對港提供充足的水量,最好的水質,合理的水價。

  朱小丹說,50年來,東江供水工程在保持水質優良的前提下,不間斷地向香港累積供水近230億立方米,東江水成為香港同胞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和民生改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水利部部長陳雷出席了紀念儀式。他說,長期以來,中央對東江水供港的工作高度重視,做好對香港的供水工作,事關香港的民生福祉以及香港繁榮發展的大局,水利部將與廣東省一道以對香港同胞高度負責的態度著力做好東江水供港的各項工作。

  儀式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與廣東省水利廳廳長林旭鈿代表香港和廣東省續簽東江水供港協議。

  過去50年,東深供水工程經歷過三次擴建和一次改造,令供水量可以完全滿足香港和深圳的用水需求,因此,香港自1982年5月實施最后一次限時供水后,“制水”(“限時供水”)一詞也成為歷史。時至今天,東江水每年供水量佔全港淡水供應量達七至八成。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