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參訪西安大慈恩寺 與習近平同登大雁塔(圖)

2015年05月14日22:54  來源:中國僑網
 
原標題:莫迪參訪西安大慈恩寺 與習近平同登大雁塔(圖)

  5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觀西安大慈恩寺。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新社西安5月14日電 題:莫迪參訪西安大慈恩寺 與習近平同登大雁塔

  中新社記者 冽瑋 歐陽開宇

  1300多年前,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開啟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就職后首次訪華,第一站即抵達西安,並在大慈恩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登上紀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家鄉。2014年9月習近平訪問印度時,莫迪邀請習近平到他的家鄉古吉拉特邦訪問。當時習近平就向莫迪發出邀請到他的家鄉西安看看。西安也是當年玄奘藏經譯經的地方,見証了中印兩國的歷史淵源。

  有輿論指,中國國家主席在北京之外的城市會見外國首腦並陪同行程,這種規格的外交安排並不多見。兩國領導人的“家鄉外交”,將為中印兩國友好交往增添新的內容。

  14日下午,身穿印度傳統服飾的莫迪步入大慈恩寺山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迎候。兩國領導人握手寒暄,親切互動。

  在般若堂,莫迪欣然提筆,題詞留念。並向大慈恩寺贈送了一株菩提樹苗,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代表寺院接受,並回贈印方一尊玄奘法師銅像。

  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在“玄奘西行路線圖”前,莫迪與習近平駐足聽取了玄奘在古吉拉特邦游歷的有關章節,和在印度學佛、講經、辯經的經歷,並根據“路線圖”簡要提及玄奘法師西行概況,繞行一周。

  位於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距今1360余年,是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和佛像而修建。參觀期間,中印兩國領導人一同登上大雁塔,遠眺西安市景。

  此間有觀察人士稱,佛教作為中印兩大文明相互交往的結晶高峰,莫迪此訪展開“佛教外交”非常重要。印度媒體5日撰文表示,印度“向東看”戰略的實施,需要佛教這座天然聯系東亞及東南亞國家的橋梁。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表示自己執政以來歷次出訪幾乎離不開“拜廟”,無論是此前的日本、斯裡蘭卡之旅,還是這次的中國之行,都把參觀當地著名寺廟列入重要日程。此次到西安,莫迪與習近平在大雁塔會面,印度民眾也會藉此了解唐僧取經、唐朝盛事等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點。(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