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5月14日電(記者 盧羨婷)一個先天性唇腭裂男嬰被家人遺棄荒野兩天兩夜,而后被裹進紙箱埋入亂墳中,八天后,一名上山採藥的婦女聽到嬰兒哭聲后尋人相助並報警將嬰兒救出。這件事真實地發生在廣西百色市田東縣。
記者5月13日來到田東縣人民醫院,看到了這個奇跡生還的嬰兒。目前孩子生命體征正常,病情穩定。孩子的父母悔恨不已,強烈要求將孩子領回,但衛生、民政等部門綜合考慮多方因素暫時將嬰兒留下看管,棄嬰未來之路令人擔憂。
出生時家人表現反常 出院當天即被遺棄
5月4日,田東縣人民醫院接入一名被棄荒野十天十夜仍奇跡生存的男嬰,唇腭裂,口腔內有泥土,牙齦糜爛,面部、背部、臀部、雙足、雙手多處擦傷……
“不惜代價也要救助這個孩子。”田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吳偉利說,患兒入院時病情危重,醫護人員立刻給孩子開通急救綠色通道。在進行保暖、心電監護、口腔護理和防出血、抗感染、預防破傷風等綜合治療后,孩子的病情逐漸好轉。
一個正常人在荒野中十天不吃不喝生存下來已非尋常,更何況這個新生兒被淺土埋了8天,吳偉利也驚嘆道,“確實不可思議。”
13日記者在病房中看到這名男嬰,他躺在病床上時不時舞動四肢,醫護人員一逗他便笑起來。民政部門給孩子請來兩位護理阿姨,24小時不間斷輪番看護孩子。護理工告訴記者,目前孩子能吸吮牛奶,體重由入院時的2.7公斤增長至3公斤。
說起孩子的身世,護理工長嘆一口氣,“發生這種事怎麼不讓人心痛!”她說,孩子在醫院裡住了10天,12日下午孩子的媽媽和外公第一次來醫院探望,“是個年輕的媽媽,一看到孩子就泣不成聲,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吳偉利看到這位孩子的媽媽,確定孩子就是20多天前在醫院裡出生的新生兒。“這名嬰兒在產科出生兩天后發高燒,轉到我們兒科來治療了兩天。從4月24日孩子出院到5月4日再次入院,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其實,孩子的家人在辦理新生兒出院手續時就表現反常。“普通的家庭都要醫院開出生証明,辦理醫保,但這個家庭不要出生証明,自己付費結賬就走了。”吳偉利說,“不清楚這個家庭為什麼要放棄孩子,但也許是受老人傳統觀念和地方風俗習慣影響。”
孩子未來何去何從
棄嬰的父母是田東縣平馬鎮四平村的一對年輕夫妻。4月20日,妻子在田東縣人民醫院產下一名體重7.1斤的男嬰,但男嬰患有“兔唇”、鼻管缺失等先天性疾病。在男嬰的外婆廖某、奶奶梁某等人的勸說下,這對夫妻同意將孩子遺棄。
4月24日,廖某等3人找到在縣城賣棺材的黃某商量遺棄男嬰事宜,黃某向廖某等3人介紹了縣城居民莫某來處理。當日,莫某在收取廖某等3人付給的1800元“好處費”后,將男嬰裝入紙箱內,並拿到人跡罕至的平馬鎮四平村“鳳龍嶺”山坡上,意圖將男嬰餓死。兩天兩夜后,莫某再次來到“鳳龍嶺”山坡上,以為男嬰已經死亡,遂將其掩埋。
記者從田東縣公安局獲悉,目前,犯罪嫌疑人莫某、黃某、廖某、梁某等5人因涉嫌故意殺人,已被刑事拘留﹔男嬰的父母因涉嫌遺棄嬰幼兒,已被取保候審。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事發后,田東縣相關部門迅速開展救助工作,如今“兔唇寶寶”安全地躺在醫院裡。至於他的父母,也有了悔過之心,強烈要求前往醫院看望孩子。12日,在田東縣民政部門的安排下,孩子的母親、外公來到醫院。“他們流下了悔恨的眼淚,也表達了急切的心情,之后還寫了申請書和保証書,想把孩子帶回去。”田東縣民政局局長周麗英說。
但遺棄嬰兒並非小事,豈能說帶走就帶走。“現在外界有很多聲音,有人說不能給他父母再帶回去撫養,怕再有意外發生,並且有過一次經歷,家人也許心有顧慮,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方面,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另外的傷害。”周麗英說。
周麗英表示,按照我國當前法律,在小孩還有親生父母的情況下,撫養權仍屬於父母。要是父母沒有能力撫養,則可以將小孩送養,但要求小孩的親生父母及收養者達成一致意見。從目前的情況看來,男嬰還是應該交回給親生父母撫養。
記者從醫院獲悉,5月16日“兔唇寶寶”就可以出院了,但周麗英表示,由於當前情況特殊,民政、衛生、計生等部門正在對這個事情進行風險評估,有可能先將孩子安置到社會福利院。下一步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妥善處理好男嬰康復以后的撫養問題。
出生缺陷兒豈能“一棄了之” 加強救助是關鍵
近年來,新生兒被遺棄的現象並不罕見,關於“棄嬰島”是廢除還是保留的爭議一直存在。面對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缺陷以及高昂的醫療費用,除了“一棄了之”,家長能否尋求外界救助?
其實,唇腭裂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出生缺陷,也是先天缺陷中最可治療的一種。不少公益機構為唇腭裂兒童提供了資金支持。吳偉利說,目前紅十字基金會、嫣然天使基金等機構已經關注到這名棄嬰,李亞鵬近日也通過微博對此進行回應。此外,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表示,待嬰兒三個月大、體重達6公斤后可將其接過去進行手術治療。
吳偉利說,許多家庭對出生缺陷的認識存在誤區。一方面是育齡婦女對孕前檢查和產前、產后身體篩查等不夠重視,許多出生缺陷本可以避免,如先天性唇腭裂可在孕期24-26周被檢查出,但一些家庭卻忽視了。而且在一些基層醫院,由於醫療設備、技術欠缺,有可能會有疏漏。另一方面,我國醫療救助體系還不夠完善,家庭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家長因不堪治療壓力,糊涂地了結了新生兒的生命。
不管怎樣,兒童特別是殘疾兒童的監護人都應該尊重生命,提高守法意識。“兔唇棄嬰”事件發生后,田東縣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對“遺棄嬰兒屬於違法行為”這一觀念的宣傳普及。此外,還將做好年輕夫婦婚前檢查和婚后保健的宣傳工作,對育齡婦女及胎兒進行嚴格的孕前檢查和產前、產后身體篩查,以降低新生嬰兒的殘疾率,從源頭上杜絕或減少棄嬰行為的發生。
(來源:新華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