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盤錦:河蟹放流野養促生態復蘇

2015年05月12日05:4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遼寧盤錦:河蟹放流野養促生態復蘇

  本報盤錦5月11日電記者畢玉才、通訊員張偉11日從遼寧省盤山縣了解到,又有1000多萬隻扣蟹和4億隻蟹苗被投放到了境內的天然河流,這是該地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河蟹放流野養。

  “放流野養是盤錦獨創的生態養殖模式。”河蟹養殖專家田守誠告訴記者,“不論群眾如何捕撈,每年秋季都有大量成蟹入海。入海螃蟹越多,天然蟹苗回歸量越大。周而復始,河蟹生產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盤山縣是中國漁業協會命名的“中國河蟹產業第一縣”,多年來,緊緊抓住生態、技術、質量、品牌等關鍵環節,大力發展生態蟹苗孵化、大規格蟹種培育、在稻田養蟹的基礎上,不斷開創葦田養蟹、水庫養蟹、河流養蟹等多項養殖模式,並創造性地提出了河蟹放流野養的生態新模式。從2010年起五年間,已向全市以及整個遼河水域放流人工蟹苗8500多斤,即8億5千萬隻大眼幼體,產生社會效益6億多元,有效補充了河蟹野生資源,在恢復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提升了盤山河蟹蟹種品質,大幅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縣縣長孫雨告訴記者,截至今年,盤山縣河蟹養殖規模達到了85萬畝,佔遼寧省的48%,佔全國的6.5%﹔河蟹產量佔遼寧省的60%,佔全國的6%。

(來源: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