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覓東:第一位翻譯莫言作品的巴西人

2015年04月26日13:11  
 
原標題:何覓東:第一位翻譯莫言作品的巴西人

莫言小說《變》葡文版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曾韻):2012年,莫言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此前在巴西一直沒有莫言作品的葡萄牙文譯本。直到2013年,莫言中篇小說《變》的葡文版正式與巴西讀者見面,中國當代文學開始走近巴西讀者。

  這部小說的翻譯者就是何覓東,一位在中國生活工作了七年的巴西人。在專訪中,記者問他,如果見到莫言,想和莫言說些什麼?他回答說:“我想我什麼都不會說吧,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就是這樣一位內向的巴西人,和莫言筆下的故事進行著一場美妙的旅程。

  1990年,何覓東在聖保羅大學就讀時,接觸到了中文。為了深入學習中文,他前往四川大學留學一年,學習對外漢語課程。此后還通過自學,或是和私人教師學習漢語。后來,因為獲得了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新華社工作的機會,他便在北京生活了六年之久。因為朋友和出版社的推薦,2013年,何覓東完成了莫言的小說《變》和《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的葡文翻譯,其中,《變》葡文版已經在巴西各大書店出售。最近,他還完成了莫言另一部小說《蛙》的葡文翻譯工作,葡文版預計今年在巴西發行。巴西媒體對此也頗為關注,稱“莫言的小說終於來巴西了。”

  和眾多翻譯者一樣,翻譯莫言的作品帶給何覓東不少難題。正如莫言自己曾說過,他在創作時,從沒有考慮過他的作品要翻成外文。何覓東也深深感到了這一點,他說,莫言的小說將鄉土風貌、近代歷史的狀況和魔幻現實主義融合在一起,而這些文化和歷史的片段,對於巴西讀者而言是十分怪異和陌生的。他說,在翻譯過程中,他無法逐字逐詞地翻譯,也無法把每一個故事片段都解釋清楚,他認為隻有生長在中國的人才能明白。所以,對於這位巴西翻譯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抓住故事所要表達的感覺,然后用葡語的表達方式進行再創作,同時又要保証通篇流暢、忠於原文,文章要自然,但還要保留一些中國的味道。

  當然,何覓東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他說,首先是尋求中國朋友和老師的幫助,為他再翻譯時遇到的難詞難句進行解疑。另外,他還有一個小習慣,就是讓懂葡語且母語是漢語的人去讀他的翻譯,並請他們指出那些偏離原本味道的地方。

  何覓東認為,莫言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通過一種殘忍的方式觸摸中國人民的痛點。他認為這種方式很勇敢,就像是自我批判。

  從80年代末的《紅高粱》,到美國翻譯家葛浩文將莫言的小說近乎完美地翻譯成英文,再到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這一切逐漸讓莫言走向世界,最終走進了巴西讀者的眼中,讓讀者們更多地了解了一個現代的中國,以及中國社會正面臨的種種問題。

  無疑,《變》的葡文版與巴西讀者正式見面,不單單是一部小說,可以說,這是中國當代文學走進巴西的重要一步。何覓東告訴記者,中國和巴西地處地球兩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過去,巴西人對中國文學的主要興趣還是集中在傳統領域:武術、針灸、風水、易經、老子等等。而現在這一點已經改變了。隨著中國的成長,巴西人對於這個國家的今天也充滿了好奇。越來越多的巴西人開始學習漢語,也慢慢成長起了一些翻譯家。

  目前在巴西,不管是中國文學,還是莫言,都只是剛剛被巴西讀者所認識,雖然已經有一些中國當代作家的書(大部分是從英譯的作品而來)在巴西出版,但是大部分都還沒有被公眾所認識。

  不過,越來越多熱衷於中國文化的巴西人正在推進中巴文學的交流工作。據介紹,目前,聖保羅州立大學出版社就在承擔這樣的工作,除了推進中巴雙方的當代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工作,他們還在計劃翻譯出版一系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即直接將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譯成葡語。目前他們也已經聯系了一些具有這方面才華的翻譯家參與這個項目。因此,何覓東對於中巴文學的交流充滿了期待,他也呼吁說:“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學者、更多的翻譯家,讓我們可以對中國文學了解得更深。”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