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改食品安全法 以史上最嚴制度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2015年04月24日21:33  
 
原標題:中國修改食品安全法 以史上最嚴制度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中國修改食品安全法 以史上最嚴制度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蔡靖骉):24日下午,中國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新法以最嚴謹的標准、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構建食品安全的防衛體系,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2009年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在保障中國國家食品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一些有關食品安全的熱點社會事件仍然不絕於耳。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黃薇表示:“從目前的執法實踐看,違法的生產經營行為仍然存在,整個社會對加大違法行為成本、嚴厲懲處違法行為方面有強烈的社會需求。通過這次修法對法律制度進行完善,可以發揮法律在重典治亂威懾作用方面的優勢,更好地打擊違法行為。”

  據了解,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條,比此前版本增加了50條,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明確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對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和食用農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監管、網絡食品交易等新興的業態,還有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些過程控制的管理制度,都進行了細化和完善。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表示:“這次修改,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范,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安全標准等基礎性制度,實施最嚴格的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全過程監管,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進一步增強。有關方面要廣泛宣傳、認真實施,共同維護舌尖上的安全。”

  蔬果農藥殘留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一直是公眾的巨大擔憂。然而時至今日,劇毒、高毒農藥違規用於果蔬並未禁絕。此前媒體報道出,有消費者在食用了產自海南的西瓜后出現嘔吐、頭暈等症狀,執法人員抽檢發現9批次含有國家明令禁止銷售和使用的高毒農藥。針對目前劇毒高毒農藥使用中的不規范現象,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確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產中禁止使用劇毒農藥。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黃薇表示:“對農藥管理方面,在食品安全法中也做了有針對性的規定,強調對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監管,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應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特別強調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於瓜果、蔬菜、茶葉、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並對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增加規定由公安機關予以拘留處罰這樣一個嚴厲的處罰手段。”

  當天,全國人大常委會還表決通過了新修改的廣告法。為整治虛假廣告亂象,新廣告法明確了無論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還是發布者,抑或是設計師、代言人,隻要和虛假廣告沾上邊,就要承擔責任。今后,明星在進行廣告代言時不能再任性了。對此,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也看到,有的廣告代言人不負責任,在廣告中夸大商品或者服務的功能,虛假宣稱各種代言商品功效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經常看到的。按照權利和義務一致性的原則,廣告代言人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將對規范廣告代言人的行為、強化代言人的責任意識、懲治虛假代言行為、維護誠信文明的廣告市場秩序起到積極的作用。”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