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柯南學殺人”是想當然的道德審判
某地方台法制頻道怒批動畫片“柯南”,稱其是赤裸裸的犯罪教學片,對此,我有些不以為然。不知道批評柯南者到底有沒有認真做過調研,即在殺人越貨的犯罪分子中,有多少是從“柯南”中學到了犯罪的本領?在看過“柯南”的觀眾裡,又有多少人因為“柯南”而走上犯罪道路?
看過很多回“柯南”,我卻從來沒想過它可能教唆犯罪。不過,中國的動畫片分級是一個大問題,隨著電視和網絡在兒童生活中佔據了越來越重的比重,這個問題也越來越重要。在我家裡,每天都上演著“動漫審核”的故事,這是中國家長必須親力親為的任務,因為目前我們的管理機構對於動漫還沒有建立起分級制度。
一些批評者想當然地認為:動畫片就是給孩子看的。其實,這種觀點是對動畫片的嚴重誤讀,動畫本身是一種文化載體和表現形式,其中承載的內容是要根據目標觀眾群體的不同而加以區分。“天線寶寶”、“鼴鼠的故事”是給10歲以下的幼兒看的,“大鬧天宮”、“藍精靈”、“米老鼠”更適合給10~13歲的孩子,“哈利波特”、“聖斗士”是給13~18歲的少年看的,而“蠟筆小新”、“柯南”、“天空之城”、“魔戒”的目標觀眾中,其實也包括成年人。
美國1997年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詳細規定了動漫分級的細則,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還規定,2000年1月以后生產的一體式電視機或機頂盒都必須安裝分級芯片,家長可以用遙控器來限制孩子觀看的電視頻道或節目。日本、韓國等國也有相關分級制度,其等級一般直接標明觀眾年齡,如“全年齡”、“12歲以上”、“18歲以上”等。一個正常的社會,都不會願意讓孩子受到暴力和色情的污染,但這並不意味著推行“一刀切”的幼兒標准就合理。要避免動漫的暴力化,也要避免動漫的弱智化,我國動漫產品備受詬病的一個方面正是“弱智化”。
批評“柯南”的合理動機,並不能掩飾其姿態的粗暴。那種高高在上的父權主義面孔,那種上綱上線的批評方法,某些時候比它所批評的問題更令人厭惡。這種批評忽略了社會的現實——今天的孩子成熟得更快,升級得更快,想讓他們長久地保持著成人期待中的“單純”,其實是不現實的。我十分擔心,這種不切實際的“關愛”,反而可能逼迫孩子過早習得虛偽。
我的孩子盡管剛過4歲,但他理解動畫片的升級速度已讓我意外,從“巧虎”、“海綿寶寶”到“貓和老鼠”、“熊出沒”,現在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我想也許用不了幾年,他就會和我一起去看 “犯罪教學片”。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作為一個學了幾十年“犯罪教學”、做了十幾年“公共管理”的人,我非常清楚,孩子們若想正常成長,其實最該遠離的恰恰是那些想當然的道德審判。(儲殷)
(來源:中國青年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