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和田才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玉

2015年04月21日15:49  來源:天山網
 
原標題:隻有和田才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玉

  4月20日,范君州作為本地的玉雕大師,正在教學生學習使用玉雕機器。(李瑞攝)

  天山網訊(記者張麗霞報道)4月16日,和田市再普通不過的一天。

  和往年的這個時候一樣,全市又進入一年中的浮塵季。大風卷起漫天黃沙。

  和田位於新疆南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多沙塵天氣。然而,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卻產出了世界上最美的石頭,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河北玉雕師遷居到和田 件件工藝都“走心”

  走進和田市北京西路“恆泰玉器”店,立刻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擺放在櫃台裡的玉雕品,件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最大的有幾公斤,最小的隻有手指頭一般粗,每件作品都散發出一股生命活力。

  作品的主人范君州,是這家玉器店的老板,河北人。1992年,連人帶他的玉雕手藝,一起留在了著名的“玉石之鄉”——和田。

  對於從河北到和田的遷居,范君州用了4個字:愛屋及烏。他說,因為真正愛著玉雕,也就愛上了玉產地,否則僅從雕刻本身來講,雕玉石和雕蘿卜是一樣的。

  記者見到范君州時,他正在一塊玉石上雕老虎,那細致的工藝,甚至要用放大鏡來看。

  今年52歲的范君州,手藝並非祖傳,從小他就喜歡畫畫,高中畢業后,他專門學了美術,學成后,在河北的一家玉雕廠工作。

  1990年,於田縣玉石礦玉雕廠的領導,在全國物色玉雕師傅,在河北考察后,他們請范君州過來,幫忙教廠裡的工人學習來料加工。

  兩年裡,幾乎每天范君州都足不出戶地指導工人學習。他說:“學習玉雕工藝,需要花很長時間,先學習玉雕最基礎的技能,這個過程是非常枯燥的,也是最考驗耐心的時候。”

  有時候,看到廠裡的工人靜不下心,他就會發脾氣,更多的時候,他隻能無奈地嘆氣,恨鐵不成鋼。

  “做這一行,如果你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把它當作一門藝術,而僅僅作為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那是沒有辦法真正融入進去的。”范君州說。

  一直以來,件件工藝必須“走心”,是他始終追求的一種極致。

  “一件好的作品,從原石到構思,再到形狀,最終以藝術的形式,把內心的所思所想完整地表達出來,是最快樂的事。”范君州笑著說。

  范君州說,那個時候,他跟工人們說得最多的就是,玉雕手藝不同於其它,師傅教得再好,做學徒的如果不去用心思考,把自己的思想融入進去,長此以往,如果缺了師傅這個拐棍,自己就不會走路了。

  其實,范君州一路走來,也經歷過很多坎坷。曾經整整有兩年的時間,他沒碰過玉雕。那是和田玉行業高速發展的時期,范君州天天忙於店面的經營,像大多數人一樣,他也變得浮躁起來。

  范君州說,沉澱下來之后,他開始注重挖掘玉雕的內涵。他覺得玉雕雖然需要傳承傳統文化,但一味地模仿和復古是不行的。比如故宮裡的藏品,它們雖然來自於古代,卻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所以,當代的一些題材,需要用當下的文化符號來表達,這才是當代玉雕人的正確理念。

和田市開玉器店的亞力坤·日杰甫在店裡忙碌著。(李瑞攝)

  本地玉老板南下學真經 做好事比賣玉還開心

  遇見亞力坤·日杰甫是個巧合,4月15日中午,記者沿著和田市的街道尋找挖玉人、賣玉人時,在一家名叫“‘三寶’你我都喜歡的和田籽料”的玉器店見到了他。

  右手一塊金表,左手兩個大大的玉戒,脖子上還戴著一串玉石籽料,手裡把玩著星月菩提,從外表上看,亞力坤·日杰甫是一位正宗的“土豪”。

  但經過一番了解,記者發現,他其實是個很溫暖、很有愛的人。

  亞力坤·日杰甫的兩層店面裡,在通向二樓的扶梯、牆壁上,挂滿了各式古物,跟一樓滿是玉器的櫃台相比,顯得很神秘。

  記者隨著亞力坤·日杰甫上了二樓,玻璃制成的收藏櫃裡,放著一摞紅色的証書。亞力坤·日杰甫說,那都是他的捐款証書。

  在其中的一本証書上,寫著“和田地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捐資”字樣。 2014年8月,亞力坤·日杰甫在看電視節目倡導觀眾為和田地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捐一元錢時,他捐了一萬元。

  “小的時候,在河壩裡撿塊玉,能開心地唱好幾天,長大后,在巴扎上賣掉一塊玉,興奮地睡不著覺,現在老了,我發現最開心的還是做好事。”亞力坤·日杰甫說。

  亞力坤·日杰甫有個好朋友在深圳開玉器店。2000年,他去深圳找朋友合作做生意。“那時候,我們都賣玉,朋友還做點其他生意,后來,我發現朋友和一幫人經常聚在一起,湊錢給貧困的人捐款,當時我特別感動,也加入進去,那會兒錢不多,他們捐一萬元,我就捐一千元。”亞力坤·日杰甫說,“在深圳,他跟朋友們學到的不只是怎麼做生意,怎麼賣玉,而是怎麼去幫助別人 。”

  從深圳回和田市后,他就開了間玉器店,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生意還不錯。

  “從2006年開始,是賣玉的高峰期,我的生意很好,收入也不錯。”亞力坤·日杰甫說,從那時候開始,他就開始慢慢學著幫助別人。

  上個星期,亞力坤·日杰甫給和田市的貧困初中生和25名考上內高班的學生,每人捐了3000元。亞力坤·日杰甫揮了揮手:“太多了,都想不起來了。”

  亞力坤·日杰甫靠著賣玉石,生意越做越大,現在每年他捐出去的錢達10萬—20萬元,這讓他感到很快樂。

  “我經常去找政府部門的人,告訴他們,如果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可以捐錢。”亞力坤·日杰甫笑著說。

亞力坤·日杰甫接到了內地朋友的問候電話。(李瑞攝)

  亞力坤·日杰甫正在整理翻閱收藏的古書,這些書的歷史在600年-1000年之間

(來源:天山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