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6時左右,東四環慈雲寺橋附近建筑籠罩在沙塵暴中。當天傍晚北京遇13年來最強沙塵暴。A10-A11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浦峰 李飛 王貴彬 吳江 侯少卿 王嘉寧 實習生 彭子洋
昨晚,因沙塵暴導致能見度低,長安街嚴重堵車。
時隔13年 沙塵暴再襲京
PM10一小時內躥至1000,伴有9級陣風﹔北京一月內已出現三次沙塵天氣
新京報訊 煩擾京城市民一天的飛絮昨晚被沙塵搶了頭條。昨日,13年來最強沙塵入京,多個監測站點PM10小時濃度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達到重度污染。黃沙來襲,有市民表示:聞起來都是沙子的味道。
一天內大風沙塵“雙黃”預警
“沙子鑽進鼻孔,再往裡走,讓人覺得嗓子眼冒煙。”有網友調侃說,這樣的天氣出門需要戴口罩、帶雨傘、帶衣服、帶秤砣!
昨天北京的天氣舞台有些凌亂,9級風、沙塵暴和雷雨,輪番上陣。
昨日一大早,北京市氣象台就發布大風黃色預警,9級風的預報令人驚愕。17時前后,北京西北部的延慶和昌平又出現了浮塵天氣,並逐漸向全市蔓延。繼此前的沙塵藍色預警,北京市氣象台於17時40分升級發布沙塵暴黃色預警。
受沙塵影響,昨日京城首要污染物從PM2.5變為PM10。市環保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8時開始,多個站點的PM10小時濃度直線上升。昌平站17時PM10小時濃度為200微克/立方米左右,18時該數據翻了5倍,接近1000。該中心表示,至19時,北京監測網絡各站點PM10濃度均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達到重度污染。
北京上次出現沙塵暴還是2002年
事實上,昨日至今日,我國北方包括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多省區市都遭遇了大風、沙塵天氣的影響。
昨日17時,延慶刮起北風,而據氣象預報,昨晚平均風力有六七級,陣風9級。
北京市專業氣象台高級工程師李煥安說,受強冷空氣和地面蒙古氣旋的共同作用,15日上午蒙古國和內蒙古地區出現了大范圍強沙塵暴天氣。隨著天氣系統的發展和東移,並在高空偏北氣流的輸送下,沙塵暴影響范圍向東、向南擴展,才導致北京沙塵暴天氣的出現。
據北京市氣象台介紹,北京城區上一次出現沙塵暴還是在2002年3月20日,此次大范圍沙塵暴是13年來北京遭遇的最強沙塵天氣。根據預報,今日白天北京仍將有5級左右偏北風,空氣質量轉為二級良。
- 現場
三環CBD被沙塵“吞沒”八分鐘
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這一次的背景不是灰霾,是沙塵暴。
前一秒楊絮飛舞,下一秒黃沙漫天。昨日的京城,並不像“你是風兒我是沙”般浪漫。17時起,沙塵暴自西向東掃過,呼呼的,偶爾帶著幾聲嘶叫,夾著砂石拍打窗櫺。馬路上匆匆行走的人們都瞇眼皺眉,口罩、紗巾,成了標配。車輛開著霧燈,深陷在昏黃中的高樓也早早亮起了燈光,空氣中夾雜著嗆人的土味兒。昨日下午6時左右,北京東三環(CBD)被強沙塵籠罩約8分鐘,能見度在1公裡以下!
這是近13年來北京遭遇的最強沙塵天氣,上一次強沙塵暴,還是在2002年3月。資料顯示,2002年3月15日下午,沙塵飛至北京,持續時間達49個小時﹔3月20日沙塵第二次襲擊北京,時間持續長達51個小時,那次沙塵暴北京總降塵量高達3萬噸,相當於人均2公斤。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表示,本次強沙塵天氣強度強、范圍大。我國內蒙古、寧夏、東北、京津冀地區都明顯受到沙塵影響,PM10均處於高濃度水平。昨日19時,北京監測網絡35個站點PM10濃度均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達重度污染。20時開始,沙塵影響有所減弱,隨后,由於能見度轉好,沙塵暴預警解除。
- 釋疑
今年沙塵天氣是否偏多?
一個月內三次沙塵天,專家稱北京沙塵已有所緩解
市氣象台數據顯示,今年北京出現了三次沙塵天氣,分別為3月20日夜間浮塵、3月28至29日浮塵和揚沙及4月15日沙塵暴。
北京市專業氣象台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表示,目前北京的沙塵天氣過程日益偏少。以前有時一年多達十余次,目前平均每年3至4次。由於春季地表開始解凍,土壤變得鬆動,有了沙源和塵源,所以沙塵暴基本發生在春季。從歷史數據看,沙塵有多發期和相對平均期,主要受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可以肯定的是,北京這些年治理效果相對較好,沙塵暴發生概率很小,隻會出現浮塵天,個別時候有揚沙,程度也減輕不少。
體重200斤以上可抗台風?
網傳不同體重對應不同抗風級,專家:可以參考
昨天,一張“體重與抗風級的關系”的表格在網上流傳。該表格將人的體重與抗風能力做了對比,並得出體重在80公斤以上的人才不會被風吹走的結論。在這張表格的最后,200斤以上對應的抗風級為台風“海葵”。
體重和風級有關聯嗎?北京市氣象台台長喬林說,氣象部門沒有專門研究過兩者的關系,但是這個“體重與抗風級關系”,可以作為大風天裡外出的參考。
喬林說,風速會帶來風壓,體重越重,對地面的摩擦力就越大,但也不是唯一影響。比如,穿的衣服多,肯定受力多﹔老年人、小孩,防風的能力較弱,則不能以該表格作為參考。喬林建議,大風預警下,市民要盡量少出門,外出注意高空墜物。
揚沙、浮塵、沙塵暴區別
三個指的均是本地或附近塵沙被風吹起,使空氣渾濁大氣能見度顯著降低的天氣現象。區別在於,強度不同,由高到低可依次分為沙塵暴、揚沙和浮塵三個等級。
沙塵暴 是由於本地或附近塵沙被強風吹起,使空氣非常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裡。當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時,定義為強沙塵暴。
揚沙 是由於本地或附近塵沙被風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能見度明顯下降,水平能見度在1公裡到10公裡之間。
浮塵 是由於遠地或本地產生沙塵暴或揚沙后,塵沙等細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稱“落黃沙”,出現時遠方物體呈土黃色,太陽呈蒼白色或淡黃色,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裡,大致出現在冷空氣過境前后。與前兩個不同,浮塵粒小體輕又稱“可吸入微粒”,飄浮范圍更廣,污染時間長、程度逐漸加重,更可以直接進入人體造成呼吸道疾病。
(來源:新京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