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居民往來香港新簽注政策出台 港有人歡喜有人愁
國際在線報道(駐香港站記者 丁一鳴):公安部13日開始調整深圳戶籍居民赴香港旅行政策。原來擁有深圳戶口的內地居民一年隻要申請一次赴港簽注,就能無限次往返香港。政策調整之后,深圳居民每周隻可以去一次香港,而且每周的額度不會累積。
對於此前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往來香港的政策,有香港人批評這為水貨代購大開方便之門,也增加了香港的接待負擔。新政策實施之后,預計能減少三成深圳旅客。香港特首梁振英13日上午表示,政策修訂源於香港方面的提議,目的是打擊水貨客,“現在由政務司長領導的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會繼續、並加大力度,打擊所有的水貨活動,包括香港人從事的水貨活動。在這裡我也要向從事水貨活動、或者准備加入水貨活動的香港居民說一聲,內地相關部門十分關注,而且嚴禁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居民從事的水貨活動。”
港區人大代表譚慧珠認為,相信新政策可以幫助舒緩困擾香港的水貨客問題,減輕香港接待游客的壓力,“對香港而言,大家覺得太多水貨客的活動,是在騷擾香港。現在(一周一行)是合理的處理方法。一年52周,每周一行,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比較有秩序的情況,尤其是在(香港的)北部地區。”
另一位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曾經提出過修改一簽多行為一簽52行,但這次一周一行的政策不但限制次數,也不能累積,也就是說,這周如果你不去香港的話,到了下周這周的額度自動作廢。田北辰認為,這個政策比他提出的想法要更好,“一周一行肯定是一簽52行的優化版,因為如果是一簽52行,(水貨客)可以專門選擇旺季的幾個月(集中)來香港,那對於香港的接待能力、(街道)擠擁等各方面都會帶來很多挑戰。一周一行其實是把人流分散,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接待能力,它主要針對的是水貨客,大大提高水貨客的成本,想想看一周才能來一次,要付多少錢他才願意做這件事?”
但也有人並不完全認同新政策。立法會裡代表旅游界的議員姚思榮認為,新政策不能杜絕水貨客,頂多是把內地的水貨客,全都替換成香港本地的水貨客而已。而且也對香港形象不利,“心理上的影響會比較大。內地會覺得,香港好像不太歡迎我們。一簽多行改一簽五十二行,反而會讓內地其它城市的人覺得,香港好像因為某些原因而不歡迎他們,那種心理影響反而要大於受到直接沖擊的那些能一簽多行的深圳戶籍居民。”
自由行、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等政策推行至今沒過幾年,在香港內部卻引發爭議。曾主張擴大自由行范圍的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仍然堅持觀點,認為水貨客、一簽多行應該和自由行分開看,自由行還是應該放寬,“(香港的)旅游業進入寒冬,大家想一想問題在哪裡?一個問題是一簽一行的(那些在香港)過夜的旅客開始不來了,因為香港太負面,有太多不歡迎他們的信息出來。第二,我們從2007年到今天都沒再開發新城市(來港自由行),很多很有潛質的大省、大都會,例如青海、西安、哈爾濱,(居民)竟然連去台灣都可以,卻不能來香港。”
自由行政策開始於2003年,當時可是香港方面的極力要求。而一簽多行作為自由行政策的衍生品,開始於2009年。水貨客更是不同於一般旅客,而且裡面很多都是香港本地人。但在香港仍然有少數人將它們混為一談,作為排外情緒的發泄對象。特首梁振英也說,香港不能因噎廢食、傷害到所有游客,“香港是一個旅游城市。我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內地和外國的旅客來香港進行旅游活動。因此由我們向中央政府提出、中央政府採納和宣布的這個新的一周一行政策,不表示我們不想讓旅游業發展。商務和經濟發展局和其它相關部門會在短期內推出一系列的旅游推廣措施,希望能夠吸引更加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來香港進行正常的旅游活動。”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