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拍者越來越多,無奈一個手臂的距離太短,見人不見景,愁煞人也。“神棍”的出現,拯救了大批自拍愛好者。無論你是想“對影成三人”,還是“相看兩不厭”,自拍杆都會如你所願,而免求於他人。
【流行】
去年以來,被稱為“自拍神棍”的自拍杆迅速躥紅,具有風靡全球之勢成為朋友圈的新寵。旅游景點,街頭商場,甚至兩會會場,都可見此“神棍”的蹤影。
街頭自拍風
去年夏日,自拍杆走紅韓國街頭。(圖片來自新華社)
會場自拍風
2015年兩會,小小的自拍杆大大“火了”一把。會場內外,時常可見其蹤跡。(圖片來自新華社)
【遭禁】
不過,“自拍神棍”最近也有點煩心事。據報道,風頭正勁的自拍杆近日在英、美、法、韓等多國的博物館被禁用。國內博物館雖暫無明確規定,但首都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均明確表示,不允許參觀者帶自拍杆進入博物館,認為其可能碰觸到其他參與者或威脅文物安全。故宮博物院也稱,若發現在狹窄密集區域使用自拍杆,工作人員會予以制止。宮裡不能隨意揮“杆”了,樂極生悲,事情往往是這樣,囧。
具有風靡全球之勢的自拍杆開始在多個國家不同場所經歷著被說“不”的尷尬。(圖片來自廣州日報、北京晚報)
封殺之痛,是否會被理解?
知名博主“博物達人”曹偉表示,在博物館內拍照有利於博物館文化的傳播,但要注意方式。笨重的三腳架有可能傷及文物,而閃光燈也有損文物的保存,類似設備都不應在展廳內使用。退一步講,展廳內燈光昏暗,也根本不適合人像攝影,因此,對博物館向自拍杆說“不”可以理解。>>
文博專家高先生表示,在博物館裡舉杆自拍,首先破壞了安靜的欣賞氛圍,發出的聲響也會影響其他參觀者欣賞文物的狀態。“博物館與景點不同,去景點是放鬆休閑,來博物館主要是學習、欣賞傳統文化。”>>
【貼士】
在網上輸入“自拍禮儀”的英文單詞,會看到世界網友總結的各種規則。無論是否被禁止,遵守點規則還是有用的。
“自拍禮儀”
不要在人多、狹窄的地方用自拍杆,特別是室內。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自拍杆,請接受這個事實。
如果手機還架在自拍杆上,不要打電話。
如果自拍照中會出現別人,請征得他人許可。
安全第一。比如,你認為自己在高速路上開車很酷,但這時架起自拍杆,不僅自己危險,還可能危及他人。
體現尊重和涵養。如果你在大屠殺紀念館裡大肆自拍,會顯得對遇難者並不尊重。>>
(來源:新華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