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宋兵部尚書墓被盜(組圖)

2015年03月16日06:42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廣東:南宋兵部尚書墓被盜(組圖)

在洞口旁邊堆放著被挖出來的新泥土。

石階下面的洞口。

  原標題:陽江南宋兵部尚書墓被盜

  古墓被挖了兩個洞穴目前有塌方危險 此次已是第二次被盜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黃文生

  距今近千年的宋代兵部尚書李喬木墓被盜!清明前夕,當來自珠三角各地的李氏宗親來到陽江市陽東大令官山拜祭李氏祖先時,發現至今900年歷史的李喬木墓被盜。

  據了解,該墓在上世紀70年代末首次被盜,這次是第二次被盜,目前李氏后人已經報案,當地文化、公安等有關部門派員進行調查,並開展偵破工作。

  事發:清明前夕拜山發現古墓被盜

  李文遷是李喬木的第28代孫子。昨天他向記者報料稱,昨日他和李喬木位於台山的后人,來到陽江祭祖,當他們翻山越嶺,來到大令官山祖墓時,眼前的一幕令他們十分震驚:李喬木古墓被盜了。

  這是一座有900年歷史的古墓,墓主李喬木為南宋時期的兵部尚書。李喬木后人遍布珠三角的廣州、佛山、中山、東莞、江門等地,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均有大批后人到大令山拜祭。

  李喬木后人告訴記者,李喬木墓以前一直由后人看管,這幾年雖然無人看管,但是每年均有來自珠三角各地的后人前往拜祭,因此古墓保護還比較完好,但是昨天他們來拜祭的時候竟發現古墓被盜。

  李文遷趕快把消息告訴了宗親,居住在陽江的李氏宗親李康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及文化管理部門報案。

  據陽江市陽東區文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李喬木墓在2007年被發現,在2013年被陽江市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石階下和古墓擋土牆底下各有一個洞

  昨天,記者趕往現場,在800米高的大令官山山頂一片廣寬的地面上,坐落著一個建筑面積200多平方米的古墓,這就是宋代李喬木墓。

  李喬木的墓地有三級拜祭台,后方頂上雕有皇家官帽一頂,左右兩邊供奉當時皇帝御賜的“聖旨”石碑,其中一個石碑記錄了皇帝欽定李喬木帶兵平定動亂﹔另一個記錄了他去世后,皇帝下令給他御葬獎賞。

  記者發現,在距古墓中心位置約5米處的一個石階下面,有一個近一米長、60公分寬的洞口,從洞口穿入墓地,在洞口旁邊堆放著兩堆大約兩斗車有3個立方米的泥土,李文遷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不斷有后人前來拜祭,但昨天古墓才發現被盜,因此,估計古墓是在最近幾天被盜的。

  值得慶幸的是,兩塊聖旨碑保存完好,沒有被盜,記者發現,從墓碑表面上看,墓地四周完好,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盜賊是在石階下打一條通道進入古墓,而外面沒有被破壞的痕跡,為此,李氏宗親后人估計是專業的盜墓團隊所為。

  陽東公安分局東城派出所民警介紹稱,他們在對古墓進行調查時,發現在古墓擋土牆底下還有一個洞。這個洞和石階下面的洞是從墓穴前方和后方,兩個不同位置連進墓穴,盜賊可以直接通過這兩個洞進入墓地內。因為裡面被挖的空間較大,墓地有塌方的危險。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案件進行調查。據了解,該墓共被盜兩次,上世紀70年代末曾被盜,在80年代重修,這次是第二次被盜。

  延伸:

  古墓多由后人維護

  缺專人監管成問題

  恩平市旅居加拿大華僑馮志亮每年都會回到家鄉,他一年有3個多月時間在珠三角各地調查考証各地古墓。

  他介紹,珠三角許多古墓地處偏遠山區,這些古墓普遍被定為縣或市級保護單位,但因地處偏遠,監管困難,不可能派專人監管,一般由后人進行維護,因此,這給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機。

  馮志亮呼吁相關部門特別是文物部門應該對這些古墓進行調查考証,並制定措施加以保護。

  陽江陽東區文化局及恩平市博物館有關人員介紹,應由文物管理部門與警方雙管齊下保護古墓。文物管理部門對古墓進行普查,警方應從源頭上打擊偷盜古墓的不法行為,把不法之徒繩之於法,杜絕偷盜古墓行為。

  珠三角那些被盜的古墓

  據了解,除了陽江宋代兵部尚書墓被盜以外,近年來珠三角也有一些古墓被盜,江門恩平、開平、佛山三水等地近年發現一些有數百年歷史的古墓被毀、被盜。

  去年區氏宗親到恩平大田鎮石龍坑祭祖時,發現建於明代的區氏古墓被盜,這個古墓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墓主區石泉為區氏六世祖,生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於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帶兵打仗不幸陣亡,時年36歲,后葬於此,至今600多年。

  此外,前年10月19日,鄭紹忠古墓被發現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鄭紹忠古墓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墓寬5米,長4米,佔地面積約263平方米,墓前保留有石獅石鼓各一對,墓地兩側則有五通聖旨碑,該古墓是記載三水歷史名人鄭紹忠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在2006年被佛山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假招聘“扛尸員”

  日薪一千二?

  文/廣州日報記者吳城華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條關於招聘“火葬場扛尸員”的信息熱傳,引發網友關注。記者看到,該招聘信息顯示,“火葬場扛尸員”工作1200元一天,每天工作6小時,包餐包水,隻需要膽大能吃苦。

  對此,東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市殯儀館近期並無相關招聘,日薪1200元也很離譜。東莞市殯儀館負責人也表示,殯儀館並沒有“火葬場扛尸員”這個崗位,隻有“遺體接運工”,而且工資與館內其他類似工種都差不多,沒有特殊性。

  招聘廣告:“膽肥”能吃苦日薪能拿1200

  近日,一條關於東莞殯儀館扛尸員日薪1200元的招聘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瘋傳。從轉發的截圖中可以看到,該招聘廣告提供的崗位名稱為“火葬場扛尸員”,招聘單位為“東莞殯儀館東莞火葬場”,工作地點位於東莞市南城區周溪下圍村。

  該招聘廣告的職位描述顯示:要求年齡在20歲到25歲之間,需膽大,能吃苦耐勞。而最具誘惑力的是招聘廣告給出的薪資:1200元一日,每天工作6小時,包餐包水,工資日結。

  面對這則日薪不菲的招聘廣告,網友們直呼招聘單位太任性。然而,也有網友提出質疑,東莞市殯儀館並不在南城周溪下圍村,可能是有人在惡搞。

  調查:工作地址擺烏龍

  到底這則招聘廣告是真是假呢?昨日,根據網上提供的信息在相關的招聘網站上搜索,但並沒有相關的內容。隨后,記者又根據招聘信息提供的電話號碼撥打過去,對方表示並非東莞殯儀館東莞火葬場,而是一家殯葬服務公司。

  “這裡不招扛尸員,你找錯地方了。”面對記者的詢問,該殯葬服務公司的負責人王先生表示,最近不少人打電話咨詢來應聘“扛尸員”工作,但他們並沒有“扛尸體”的項目。王先生說,招聘信息不是他發的,他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搞惡作劇。

  殯儀館:最近沒有相關招聘肯定是假的

  東莞市殯儀館是否真的有“扛尸員”這個崗位?工資真的有那麼高嗎?

  對此,東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招聘信息,一般情況下,市殯儀館的招聘都是由負責人力資源的相關部門統一招聘,不會在商業網站上單獨招一個崗位。“而且我們最近也沒有新的招聘,肯定是假的。”該負責人稱。

  東莞市殯儀館葉館長也表示,殯儀館雖然有相關的崗位,但是並不叫“扛尸員”,而是稱為“遺體接送工”。“網上那個1200元一天太離譜了,我們的遺體接送工與殯儀館其他崗位的工資都是一樣的,並沒有那麼高。”葉館長說。

  李氏后人講述李喬木

  據李氏后人介紹,經考証,李喬木為河南開封人。生於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28歲登科。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中庚戌科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宋朝時,他率兵南下海南。在班師回朝時,李喬木在陽江去世。作為功臣,皇帝將其御葬於陽江。

  李喬木在陽江去世后,他的后人遷徙到新會、中山、廣州及台山市大江公益等地開族。每年重陽,各地李氏族人都會到陽江拜祭先祖。

(來源:廣州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