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現佛教溈仰宗祖庭正覺寺遺址 發掘出大量文物古跡

2015年03月09日20:4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廣東發現佛教溈仰宗祖庭正覺寺遺址 發掘出大量文物古跡

  新華網廣州3月9日電(記者楊春南 歐甸丘)記者近日在粵北山區調研時獲悉,文史專家新近在廣東韶關市乳源縣發現佛教溈仰宗祖庭正覺寺遺址,並發掘出大量石碑、石柱等文物古跡。

  佛教禪宗由達摩祖師傳入中國,傳至六祖慧能光大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宗教。六祖慧能之后分化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素稱“一花開五葉”。溈仰宗為五宗中最早形成的宗派,由唐代禪師靈祐、慧寂師徒創辦,因其先后在潭州溈山(今湖南寧鄉)、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和韶州東平山(今廣東乳源)弘揚禪宗而得名。上世紀初,正覺寺湮滅於世,長期以來,宗教界、史學界對溈仰宗祖庭正覺寺確切位置一直扑朔迷離。

  乳源縣文史專家、長期研究溈仰宗的學者許化鵬說,直到最近,對溈仰宗及祖庭的考據才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粵北韶關市乳源縣洛陽鎮白竹東坪一片靠山面湖的平地上,發現了一處有20余塊明清石刻及墓葬群的遺址,基本可以確定為溈仰宗祖庭正覺寺所在地。

  記者在遺址現場看到,當年修建的廟宇已不復存在,隻余殘磚爛瓦被野草雜樹遮蔽,隱藏在疊翠的山巒之中。從遺址中搶救出來的21塊石碑和8塊房屋石柱等遺物,被放置於乳源縣雲門宗祖庭雲門寺中。

  雲門寺方丈明向法師告訴記者,在文史專家的通力合作下,石碑上早已風化的文字已大部分被轉錄出來,專家確証這批石碑多出自明崇禎、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內容多為重修寺廟紀事以及善信捐贈名單,最早的一塊出自唐朝,很可能是慧寂禪師的墓碑。這批石碑上“慧寂禪師”、“東華山鎮(正)覺古寺”(注:為避“雍正”諱而作“鎮”)等字樣都是推斷古廟遺址的有力証據。

  目前,乳源縣已經正式啟動對正覺寺遺址的全面復建工作。廣東省部分文史專家認為,溈仰宗遠播美國、韓國、日本及港台地區,國際影響深廣。加強對溈仰宗的研究,有利於促進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對推動粵北經濟和旅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