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一種選擇

2015年03月06日06:10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命運是一種選擇

作者大學留影

  阿爾文·普蘭丁格曾說過:“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時至今日,我想,每個從高考那座獨木橋走過的人,都不會忘記填寫志願那一刻。回憶起當時稚拙的自己,茫然地望著填寫志願的表格,內心又是躊躇滿志又是忐忑,又向往又擔心,五味雜陳間便選擇了法律。

  剛開始接觸法律時,內心的興奮無以言表。第一次領到法學教材時,仿佛自己已然成了“公正”的化身,頭上有天使的光圈閃耀著。然而,這種小小的興奮與自豪在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便很快降了溫,隨之而來的是枯燥、乏味。在繁復的法條與弄不清楚的“有獨三”“無獨三”,認定不清的“搶劫罪”與“盜竊罪”之間,看著一個個學者在書中表明自己立場、否定他人的觀點……錯綜復雜的名詞區分以及毫無頭緒的知識體系,讓我開始在學習法律面前想要退卻,也讓自己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

  那個時候,《何以笙簫默》已經開始在大學校園裡流行。尤其是我下鋪的姑娘,已然對何以琛念念不忘,對趙默笙羨慕至極。她常在午后沒課的時候給我講當律師的何以琛有多“高富帥”,我倆一邊傻笑著望向窗外幻想小說裡的浪漫情節,一邊憧憬著自己將來作為法律人的大好前景,將要熄滅的小火苗又在一瞬間被一陣清風喚醒。我開始將自己從枯燥的教材和法條中解脫出來,去閱讀了一些入門的法律經典。《西窗法雨》《社會契約論》《民法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法律程序的意義》……通過閱讀經典,我深刻認識到:沒有任何一個專業可以輕鬆學好,每一個專業的學習過程不可能是輕鬆和歡樂,我們也不可能時刻對一件事物保持熱情。做學問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付得了辛苦。與此同時,我參加了學校的“法律法規知識競賽”並獲得了三等獎。那些背題背到很晚的日子,終於在比賽結果揭曉的那一刻有了回報,也讓我體會到了從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的快樂。

  這種熱忱最終讓我選擇繼續深造。而中央民族大學,為我的法律之路又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讀研期間,我通過了司法考試。經歷司考,應該是每個法律人都不會忘卻的經歷。每天十個小時左右的復習強度、忍著酷夏、十幾部法律、在走廊裡背講義、聽音頻聽到頭疼……在距離司考還有十天的時候,我斷斷續續地發了近一周的燒。那幾天的狀態隻能用昏昏沉沉、渾身困乏來形容。特別難受的時候就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起來還要繼續刷題。我幾次想過放棄,想要回宿舍睡覺、看電影。可是,當看到班裡其他備考的同學都在認真學習的時候,就又告訴自己:堅持吧,再堅持一下就好了。而堅持也並未辜負自己,它以“順利通過”作為了回報。

  通過司考后,我便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實習。立案聽起來簡單,實則不然。面對辦公室裡堆積如小山的卷宗,要十分細心加認真,一張紙放錯就可能影響到了案件的公正。面對龐雜、細致、瑣碎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有些不適應,甚至有時事情一多就經常丟三落四。帶我的李法官便教我一個方法——在一張紙上列下簡易清單。很多人可能都覺得工作的時候記上兩筆麻煩,可事實証明,這個方法確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李法官還培養我養成做工作記錄的習慣。很多時候,給當事人打電話催繳上訴費都沒有回應,每一次打電話結束后我都會在送卷函上做記錄,最后整理成一份份正規的電話記錄以備工作之需。李法官說,這樣的習慣不但可以養成認真嚴謹的性格,也是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

  與當事人溝通也是一項重要的實習工作。向當事人解答法律專業問題時的感覺確實可以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喜悅。然而,我發現,很多當事人對於法律的解讀,都是“想當然”的,“我認為”和“大家都說”……是我聽到最多的話。在當事人對一個法律事實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后,再想讓他聽得進去自己的話,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有的時候按法律規定解釋工作的進度,還會被認為是法院的工作人員故意拖延。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法治夢”的中國。司法改革的進行,讓我們看到了法治公正、光明的前景。我們這一代人,是這個時代最新鮮的血液,我也看到了我們身上沉甸甸的擔子。

  是的,哪怕是為別人解釋清楚一個法律問題,幫助他人厘清一個法律概念,或者是向他人傳播一種法律意識……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就已經是在不知不覺改變著我們的社會了。要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推牆的力量。直到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法律在我心裡已經不再是生硬的法條和案例,它可能已經內化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人生這張白紙上最先寫下“公平”、“正義”、“堅持”……並決心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一邊走一邊盡我所能,去扶起路旁被風雨侵襲的小草。

  命運是一種選擇

(來源:檢察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