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自制“水果酵素”有健康風險

2015年02月15日03:4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食用自制“水果酵素”有健康風險

  “網聞”回放

  近日,多篇標題為《自制水果酵素可排毒減肥》《教你自制水果酵素原液》的網帖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記者注意到,許多女性朋友也開始在家自制水果酵素飲品。按照網帖說明,隨便切上七八種水果,放入清水和大量白糖,密封發酵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就能得到一瓶所謂的“酵素原液”。這種自制飲品真的能有排毒減肥的功效?能否安全飲用?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酵素的本質其實就是酶。日語中稱酶為酵素,這個詞先從日本傳到台灣,后又傳到內地。酶是蛋白質,口服后在胃酸、消化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會變性甚至分解,就失去了生物活性。”國家高級營養師呂萬勇點明了酵素的本質。

  他指出,這種“原料加糖,密封存放”的制作方法,和做泡菜的過程基本一致,本質是一種自然發酵。除了應有的酸甜口味外,制作出的“水果酵素”也偶有酒味,這是酵母菌“活動”的結果。

  “事實上,市場上也有很多以酵素為名稱的產品,但國家目前沒有任何官方認証這種水果酵素具有有效的減肥美容效果。想依靠酵素來起到這些效果,隻能是美好的想象。”呂萬勇說。酶在整個發酵液中的含量很低,達不到有效量,而“水果酵素”中的其他成分,乳酸和酒精作為主要發酵產物,並不具有“水果酵素”的宣傳功效。如果想美容減肥,不如喝酸奶和少吃、多運動來實現。

  “不僅如此,食用‘水果酵素’可能還會對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呂萬勇介紹,首先,自制酵素制作時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增加了糖的攝入量。此外,在自然界中,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十分多樣,除了發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還有其他可能有害的微生物。一旦制作過程稍有不慎,使得發酵過程中雜菌快速生長,那麼這樣生產出的“水果酵素”非但不能起保健作用,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此外,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顧中一日前也公開表示,排毒減肥是個很籠統的概念,界限模糊。市場上關於酵素的介紹,主要是排除體內毒素,促進新陳代謝,清除體內廢物等作用,這些本來就很難衡量具體效果的詞匯,沒有准確的定義,功效也就無從談起,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有這些功能。

  (本報記者 楊舒)

(來源: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