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春華收徒

2015年02月07日01:43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春華收徒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2月6日,91歲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春華收徒儀式在國家京劇院暢和園劇場舉行,靳智棋、劉佳、王浩三位青年武戲演員正式拜師。儀式上,張春華先生難掩激動之情,“我原來在舞台上是表演京劇藝術,我以后活著是為了傳承京劇藝術。”

  今年91歲的張春華先生,10歲坐科學藝。1943年春節,他代葉盛章演出《時遷偷雞》名噪津門,隨后正式拜葉盛章為師,得其悉心傳授。1946年與張雲溪合作成立雲華社,1949年參加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二團,后轉入中國京劇院,與李和曾、張雲溪、李洪春等長期同台合作。

  1951年與張雲溪一起改編演出的《三岔口》一劇,紅遍大江南北。他經常演出的代表劇目還有《盜銀壺》《打瓜園》《盜甲》《時遷偷雞》《九龍杯》等傳統戲,以及新編古裝戲《獵虎記》《三打祝家庄》《草莽劫》等。2013年11月張春華先生被授予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當天拜師的三位青年演員靳智棋、劉佳、王浩均來自國家京劇院,他們平常管張春華叫張爺爺。劉佳說,平常跟隨張先生學戲,大到一段走鞭、一套開打,小到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細致入微、毫無保留地傳授。

(來源:京華時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