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俄羅斯紅場閱兵的紅軍老兵
原標題:抗戰閱兵應有老兵方陣 邀請國共和美俄朝韓老兵
閱兵該有抗戰老兵方陣
達 巍
據媒體報道,為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9月我國可能將組織閱兵式。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筆者期待屆時“抗戰老兵方陣”能成為閱兵大軍中的第一方陣。
從傳統上說,我國閱兵式主要受到蘇聯影響,並形成了的自己鮮明特色。我國歷次大閱兵場面隆重、氣勢宏大,很好地彰顯了國威、軍威,展示了我軍飽滿的精神面貌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不過相形之下,我國歷次閱兵對英雄個體的展示則相對不足。由於今年閱兵的主題是慶祝勝利、緬懷歷史,我們理應在今年的閱兵中,對那場戰爭的主體——抗戰老兵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為國流血犧牲的老兵,是一個國家中最應該被尊敬的群體。通過閱兵這種國家儀典,向老兵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尊崇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的最隆重形式。沒有這些精神作為支撐,我們無以建設強大的國防,更無以建設繁榮的國家。
1995年以來,俄羅斯在每五年舉行一次的紀念衛國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閱兵中,均組織了老兵方陣或單獨的老兵閱兵式。例如2005年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莫斯科市舉行了老兵閱兵式。2600名來自獨聯體各國的老兵穿著二戰軍裝、乘著老式軍車、打著各個方面軍的軍旗通過紅場,接受人民的崇敬和祝福。
英美國家的閱兵傳統與中俄不同,老兵參加閱兵更是慣例。筆者在美國工作期間,曾多次遇到其獨立日、退伍軍人紀念日的巡游活動。參與活動的正規部隊很少,軍容亦不整齊。但是每次巡游中都會出現歷次戰爭老兵的方陣。這些老戰士人數不多,他們別著軍功章,扛著“老槍”,邁著雖不雄壯但卻極其庄嚴肅穆的步伐,接受路邊群眾自發的歡呼。那一刻,不由得讓人想起那句著名的話:“老兵永遠不死,他們只是慢慢凋零。”
我國的抗戰老兵現在都年事已高,因此可考慮採用乘車接受檢閱的方式。中華民族的抗戰史是一部全民參與的史詩。除了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戰老兵外,也應更多地邀請來自國民黨軍隊的抗戰老兵,包括目前居住在台灣甚至海外的老兵代表。他們對抗戰勝利同樣居功闕偉。中國的抗戰曾經獲得盟國的有力支持,可以考慮邀請俄、美等國的老兵代表參加檢閱。中國當時也是東亞各國反抗日本侵略的中心,可以嘗試尋找並邀請曾在中國參與抗戰的朝鮮、韓國抗日人士。
老兵不死,但是老兵們確實在逐漸凋零。我們應該抓住已為數不多的機會,向抗戰老兵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