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老人骨折頻遭“踢皮球”三次轉院手術拖延兩個月

2015年01月25日09:05  
 
原標題:86歲老人骨折頻遭“踢皮球”三次轉院手術拖延兩個月

骨折制圖董超

  本報記者李揚 通訊員孫寬 湯漪 張力

  轉了3次醫院,花了2個多月時間,86歲的骨折老人賴瓊芝終於開了刀。“我媽骨折之后,想做開刀手術竟這麼難!”直到上周,賴瓊芝的女兒趙女士心裡仍憤憤不平,向記者訴苦。

  武漢晚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老人無奈選擇遠城區小醫院手術,甚至有些家屬會花重金請大醫院麻醉師上陣“保駕護航”,並寫下風險自負的保証,才能讓手術順利進行。

  被指“踢皮球”的醫生坦言:骨折本不難治,但老人年紀大了,基礎疾病多,開刀風險大,最怕出現意外家屬“扯橫皮”。

  家屬

  自己承擔開刀責任仍遭拒

  2014年7月,86歲的賴瓊芝老人在小區內散步,一不小心跌倒在地,將左腿髖骨摔成粉碎性骨折,賴婆婆當時疼痛不已,家屬立即將老人送到硚口區一家大醫院進行治療。

  但趙女士沒想到這家醫院果斷拒絕了賴婆婆。“醫生檢查知道我媽媽有高血壓病和心臟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之后,第一時間表示不能開刀。”趙女士無奈,隻得安排母親轉入另一家三甲醫院。

  得知賴婆婆患有高血壓病和嚴重心臟病后,該院醫生也告訴趙女士開刀風險太大,隻能保守療法。在住院的一個月時間裡,醫生說,老人年事已高,又伴有多種疾病,躺在床上最多活2年,而且保守治療過程中有生褥瘡或引發肺炎的可能。

  “我實在不能眼睜睜看著媽媽躺在病床上受折磨!”趙女士和家人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給母親開刀手術。盡管趙女士向醫院反復承諾,手術出了意外由家屬全盤負責,但醫生遲遲不做回復,趙女士無奈再次安排母親轉院。

  8月底,賴婆婆第三次轉院治療。湖北省中山醫院骨科醫生與心血管內科專家會診,決定大膽手術。經過2周的術前調整,9月中旬,賴婆婆配合醫生完成了開刀,進行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關節清理術。術后老人身體一天天的好起來,最后終於在上個月出院回家。現在賴婆婆可以自己起床吃飯、上洗手間,在房間散步、鍛煉。

  醫生

  骨折不難治但開刀風險大

  記者上周走訪湖北省中山醫院、省新華醫院、市漢口醫院等多家醫院骨外科,多數醫生承認,確實存在高齡骨折老人開刀風險大於治療的情況。

  湖北省中山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張焱祥說,70歲以上的老人往往伴有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種基礎病,像賴婆婆還有非常危險的心臟夾層瘤,因此開刀手術風險很高。

  為什麼這麼多醫院不願接受高齡骨折老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骨科醫生告訴記者,首先是因為醫院床位緊張,高齡老人恢復時間長,如賴婆婆手術后,佔床時間長達近2個月,病床周轉自然也就很慢。其次是因為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骨折了不要命,但是開刀如果引發心腦血管病則肯定要命,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患者家屬就無法接受,醫患矛盾隨之而來。”

  市漢口醫院主任徐曉陽表示,高齡骨折患者,他們一般伴有骨質疏鬆,骨質較脆,骨折處很難固定,且多有心腦肺等基礎疾病,摔傷后往往情況嚴重,手術風險非常大,因此有些醫院怕承擔風險,不願意為其動手術。

  無奈

  老人們隻好到遠城區就醫

  趙女士告訴記者,很多病友家屬無奈把老人轉入遠城區醫院手術。

  在硚口區航空路一老舊社區,有4個老人都是在遠城區進行的手術,手術中的麻醉醫生也都是患者家屬自己請來的。

  88歲的糖尿病人潘爹爹,2014年8月不慎摔倒,髖骨摔成粉碎性骨折,老人始終不能翻身,不能起床,家屬十分著急,轉了4家大型醫院,仍然不能開刀。

  無奈之下潘爹爹的家屬將老人轉入江夏區一家小醫院,又托人從某三甲醫院請來麻醉醫生,術前反復向醫院承諾手術意外全部由家屬承擔,這才實施了開刀。

  “對於符合手術條件的骨折老人而言,大醫院不應該為躲避風險把老人拒之門外。”張焱祥說,老年人的耐受力、應激狀態及恢復能力都低於年輕人。但是不能因為這些原因就放棄為他們手術。

  “一般情況下,符合手術條件的老人如果做了手術,五天之內就可以站起來,生活質量比躺在床上好多了。”

(來源:武漢晚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