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調查2000條網民觀點顯示,45.7%網民認為,疑似真凶案件開庭后,對呼格案辦案人員的追責進程,更應盡快“大白於天下”。
江蘇南京網民“童童售Q”說,自己“從來沒有象今天這麼期待”一個案子的公正結果。
1月5日起,呼格案疑似真凶趙志紅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盜竊案在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警方認定,從1996年4月至2005年7月的10年間,趙志紅搶劫、強奸、殺害女性27起,其中6起強奸后殺人未遂,有11名女性遭強奸殺害,最年幼者12歲。
中青輿情監測室調查顯示,趙志紅受審新聞公布,近半輿情都集中在“呼格案追責”上。
網民如何看待“遲到的正義”
在網絡輿論場中,趙志紅的名字遠不如“呼格吉勒圖”這個名字震撼人心。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2000條網民觀點顯示,相關關鍵詞(含“呼格吉勒圖案”、“呼格案”等同類詞匯——記者注)詞頻達782次。
“正義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除了對“微笑惡魔”的譴責,這句話今日被網民廣為傳播。
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遲到的正義”相關關鍵詞(含“遲來的審判”等同類詞匯)詞頻593次。
網民“樂寶寶愛媽媽”感嘆:“害人者最終會得到應有的懲罰,清白的人最終會被還以公正。”“弘蘇芸芳瑩奇”評價:“趙志紅案的審結,是對呼格案的一次真正糾錯。”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顯示,39.7%網民在拍手稱快的同時,質疑“正義來的太遲”,認為這其中,司法人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網民“紅星點綴藍天”說:“趙志紅1996年作案,2005年落網,2015年審判,這期間隔了多少年?無辜少年從報案到槍決,僅僅兩個月。”
“這些年來,公檢人員都做了什麼?如果凶手不承認案情,冤死者是不是要承受永遠的冤屈?”網民“我還想喝咖啡”的這一問,頗具代表性。“薄涼少年迷戀你的草莓奶茶”也質疑呼格案平反的偶然性,為當年司法人員“草率的決定而痛心”。“xiaohui1953”直指:“真凶多活了九年多,警方難辭其咎。”
近半輿情集中在“呼格案追責”
網絡輿論場的自由度,決定了網民絕不會“就趙論趙”。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調查2000條網民觀點顯示,45.7%網民認為,疑似真凶案件開庭后,對呼格案辦案人員的追責進程,更應盡快“大白於天下”。
網民“Jllywbq7287”責問:“由於公檢法的失誤,趙志紅多活了9年,這9年又多害了好多人,這些人的死,應該由誰負責?”“悟空沿著鐵軌去流浪”嘆息:“罪犯為私欲殺人,當年的辦案人員為什麼讓他逍遙法外9年?”
同時,29.1%網民提及,要對呼格案這一個案嚴肅追責,更要扎牢防止冤假錯案的制度籬笆。
網民“洛陽小花”認為:“呼格案是一個沉痛的教訓,雖己昭雪、賠償,可再多的錢也買不回親生的骨肉。更重要的是,今后執法辦案人員要禁止草率辦案,如辦錯案,就必須由辦案人承擔一切后果。”
其中,10.6%網民提及司法改革,期待進一步加大依法治國力度。
“仙音九天”希望司法改革能夠落到實處:“加強辦案人員管理和素質培養,使公正司法能夠公平公開,讓法律沒有任何條件地為人民服務,這是一個法治國家應該具備的。呼格案亡羊補牢,要正視工作上的失誤,及時整改,改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對人民的一份責任心。”
網民激辯:“疑似真凶”受審的法治正義
“寧可枉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思維,不僅體現在個別司法人員的辦案中,也曾出現在網絡輿論場中。
一個案件被報道后,如與“官二代”、“富二代”、“腐敗”等關鍵詞相連,就踩中了網絡輿論場的“雷區”,民間輿論可能出現一邊倒的“喊打喊殺”聲。如2010年至2011年的藥家鑫案,至今仍是一個存在“民意左右審判”爭議的典型案例。
“真理越辯越明”,網絡輿論場也在不斷成熟。在微博輿論場發展數年的當下,無數次爭議辯論中,理性冷靜的聲音逐漸被關注。
在趙志紅案審判中,兩個關鍵詞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第一個關鍵詞是“不公開審理”。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顯示,在呼吁司法公開透明之外,8.5%網民也對不公開審理表示理解。
廣西欽州網民“SUNNY6894”說:“故意殺人、強奸等罪,都會涉及個人隱私,不公開審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來自河南安陽的網民“魏萊兒”認為:“是否公開審理,不是社會意願決定的,案件涉及隱私不公開審理,相信法律會給出一個公平公正的判決。”
第二個關鍵詞是“疑似真凶”。
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顯示,在對趙志紅的強烈譴責之余,也有高達23.6%的網民表示,“司法正義需要程序保障、証據支持”,呼吁民意“守望正義,相信法律”,警惕“輿論干擾司法”。
呼格案“憑口供定罪”的前車之鑒,深深刺痛了輿論。在趙志紅案開審的輿情中,“証據”、“事實”等同類關鍵詞的詞頻為239次。
對怒呼“盡快殺趙”的人們,網民“OZ牧祭”提醒:“法治需要理性,而不是憤怒。”“折了翅膀的天使彥兒”說:“趙志紅能否最后被確認就是1996年的公廁殺手,不能僅憑口供,一定要注重証據。”“榮澤仁尋然艾和杉”呼吁:“要用証據來還原事實,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
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顯示,17.5%的網民認為,呼格案平反、趙案開審體現了“依法治國”精神。
網民“梁益勉”看出法治進步:“無論罪行大小,接受公正審判和進行辯護,都是每個犯罪嫌疑人應有的權利。”“盜毛呀哥能找回的”給“司法正能量”點贊:“趙志紅的受審不應以輿論判案為主導,應讓法院依法獨立審理。”
網民“一哥爸”則對公正審判寄予信心:“法院既然能審理這個案子,就說明了法院追求公正的決心。”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相關文章
“命案必破”這樣的口號是不正常的
呼格案犯罪嫌疑人趙志紅羈押9年后再受審
(來源:中國青年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