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揭秘國家公祭鼎:高1.65米重2014公斤三足圓形銅鼎

來源:人民網  2014年12月13日11:45

國家公祭鼎。王初攝
國家公祭鼎。王初攝
下一頁

   

    人民網南京12月13日電 (姚媛、王初)12月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85歲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為國家公祭鼎揭幕。一起參加揭幕的還有13歲的阮澤宇,他的祖輩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隨著拉動絲帶,幕布徐徐降下,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圓形銅鼎呈現眼前。

    國家公祭鼎鼎上外口徑1.266米,內口徑1.156米,鼎耳高0.498米,鼎足高0.915米,底座為高0.45米,長寬各2米的黑金沙石,銘刻有“國家公祭鼎”五個篆體鎏金大字。銅質的鼎身和銅質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質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舉行首次國家公祭。鼎深古銅色,以顯庄重與肅穆。鼎上頸部和兩耳側面紋飾以所在地南京市常見綠色植物的枝葉為圖案元素,象征著綠色和平、生命重生。銅質底座部分鑄有南京標志建筑城牆圖案,象征首次國家公祭在古城南京舉辦。鼎頸部紋飾為傳統雷紋,鼎足上端採用犀角紋,足下端為象腿足形,兩足在前,一足在后,圓睛張目,粗獷有力,象征中華民族在歷史記憶中覺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據介紹,國家公祭鼎正面鑄有160字的銘文,魏碑簡體字,銘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殺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深重災難,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強烈譴責之情,對遇難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記述了南京大屠殺激發全民抗戰,中國人民最終取得勝利的歷程,表達了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維護和平、圓夢中華的堅強意志和決心﹔考慮到祭器是古鼎,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銘文採用“駢文”體來寫,講究對仗押韻,立意內涵深刻、行文氣勢磅礡,與國家公祭鼎渾為一體,體現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強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歷史傳導力。

    此外,鼎的后側左右兩邊鑄有記事,共287個漢字,楷體簡體字,詳細記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設立“國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舉辦首次國家公祭的事實。

【1】【2】【3】【4】【5】【6】【7】【8】【9】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曝2名中國游客飛機上侮辱空姐致…
  2. 2湖南男子因疑買假煙 持"青龍偃…
  3. 317歲少年進看守所4天后身亡 …
  4. 4解放軍邊防官兵用三輪車迎娶新娘
  5. 5邯鄲百名越南媳婦集體失蹤 揭秘…
  6. 6田亮赤裸上身抱兒游泳 網友求森…
  7. 7福建一豪華酒店遭400多警察包…
  8. 8眾美女寒冬下練鋼管舞 著裝性感…
  9. 9青藏高原最大鐵路樞紐迎來通車倒…
  10. 10青島冬季車展 長腿美女扮空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