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10月9日至12日,李克強總理在柏林與默克爾總理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並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今日上午,中國前駐德國大使、中國外交學會前會長梅兆榮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李克強訪德成果解讀 中德磋商亮點幾何”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在談到中國和德國的制造業方面問題時,梅兆榮表示,“德國制造”的好聲譽主要由產品材質比較高、有嚴格的產品檢驗制度等幾個原因決定的,這些值得中國借鑒。>>點擊進入訪談
梅兆榮說,根據他在德國生活、工作25年的經驗、觀察和比較,他認為中國的制造業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我國已經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是,和德國的制造業相比,我們在很多領域還是相對滯后的。梅兆榮認為,德國制造業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質量安全可靠、經久耐用以及比較講究誠信。所以,大家願意放心地買德國制造的產品。
梅兆榮認為,“德國制造”之所以有這麼好的聲譽,主要由幾個原因決定的:一是德國的產品材質比較高超並且有較好的保証﹔二是它的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德國的工人非常嚴格的按照規程來生產產品,有嚴格的檢驗產品的制度﹔三是德國人有一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勞動精神。這個精神也保証了工人能夠保証產品的質量,雖然有時候顯得很刻板,但是正是這種刻板的精神確保了產品質量。最后一點是德國的政府部門、工商部門對產品質量的監控是非常嚴格的,一旦發現問題,他們就會加以嚴厲的處分。
梅兆榮表示,德國制造業的這些方面值得我們中國借鑒,中國產品總體上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改進,質量也比以前大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這正是需要我們借鑒德國的一些好的經驗來加以克服的。